•2009, 8(5):301-305.
摘要:
目的配制掺镧氧化钛无机制剂,观察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消毒效能。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不同温度下掺镧氧化钛6种复合样品,并采用能谱仪进行样品杂质分析。以三角烧瓶振荡试验法测定6种样品中最佳抗菌活性的样品;用试管法测定避光条件下具有最佳抗菌活性的材料对上述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值。同时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最佳作用浓度的掺镧氧化钛接触前后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通过溶胶-凝胶法获得的6种样品不含任何杂质,其中FH1号样品抗菌活性最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的MIC与MBC值分别为12.5 mg/mL、25 mg/mL。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提示该材料作用30 min,细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菌体出现肿胀、固缩或坏死,菌体表面电子密度增高。结论配制的掺镧氧化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2009, 8(5):306-310.
摘要:
目的研究带有不同变异位点的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vpr基因对感染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其致细胞周期变化和致细胞凋亡的机制间的可能关系。方法以14个带有HIV1 vpr基因片段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将其转染Hela细胞,并设立保守株vpr基因转染细胞、突变株vprFS基因转染细胞、空载体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目的基因转染成功后,Pi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被转染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结果14个带有不同变异位点HIV1 vpr基因片段的Hela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出不同的致细胞周期阻滞和致细胞凋亡的能力。发现转染保守片段HIV1 vpr的Hela细胞,其细胞周期出现G2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但转染vpr C末端截断的vprFS片段的细胞、空载体pcDNA3.1(+)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的Hela细胞无此现象。转染了HIV1 vpr基因序列相对应的Vpr蛋白中含有70V、85P、86G、94G突变的片段,较vpr保守片段致感染细胞G2期阻滞和凋亡的能力明显下降。初步发现vpr诱导G2期阻滞百分率越高,其所致凋亡率亦越高。结论HIV1vpr基因有明显的致感染细胞G2周期阻滞和致细胞凋亡的作用,但vpr C末端截断的vprFS片段无此功能。说明中国感染者HIV1 vpr基因表达蛋白的70V、85P、86G、94G位点突变能使其致感染细胞G2期阻滞和凋亡的能力下降。vpr诱导G2期阻滞的程度与其致凋亡水平可能相关,提示两者的发生机制可能有一定的关联。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HIV1致病机制和探索可能的基因干预措施打下了基础。
• 尹怡平,蒋明彦
•2009, 8(5):311-314.
摘要:
目的评价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对氨基水杨酸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MDRPTB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方案:治疗组以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对氨基水杨酸钠为主,联合利福喷丁、异烟肼、吡嗪酰胺治疗;对照组用阿米卡星、乙胺丁醇,联合用药同治疗组,疗程均为16个月。结果120例患者均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χ2=5.26,P=0.02);治疗组病灶吸收率为90.00%,空洞闭合率为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病灶吸收率66.67%,空洞闭合率31.25%(分别χ2=9.62,P=0.00;χ2=10.82,P=0.00);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35.00%,对照组为33.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04,P=0.85)。结论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对氨基水杨酸钠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MDRPTB,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好转较优,药物不良反应并未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庞杏林,李孝权,张欣强,胡玉山,刘俊华,邓志爱,陈守义,莫自耀
•2009, 8(5):315-317.
摘要:
目的对铜绿假单胞菌(P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分型,探讨重症监护室(ICU)中PA医院感染的流行规律。方法采用RAPD技术对13株分离自某院ICU临床诊断为医院感染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的PA进行分型,并与抗菌药物耐药谱分型比较。结果13株PA产生A型(12株,92.31%)和B型(1株,7.69%)2种耐药表型,优势耐药表型为A型;RAPD分型可分2型,分别为Ⅰ型(6株,46.15%)和Ⅱ型(7株,53.85%)。7株分子Ⅱ型和5株分子Ⅰ型的耐药A型PA是优势菌株,可判断为引起ICU中PA医院感染暴发的病原菌。结论ICU存在PA暴发流行,流行株为耐药A型/分子Ⅱ型、耐药A型/分子Ⅰ型。PA产生多重耐药性,RAPD分型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分子流行病学溯源手段。
•2009, 8(5):318-321.
摘要: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为防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40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以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法分析12种耐药相关基因。结果40株阴沟肠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敏感率均为100.00%;对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为15.00%;对其他1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为42.00%~92.50%。共检出8种耐药基因,分别为TEM1、SHV2a、CTXM3、CTXM9、AmpC、aac(3′)Ⅰ、IntⅠ1、sul1,大多数菌株携带sul1+IntⅠ1型基因;耐药谱共分为A~I 9型,以C和D型为主。抗菌药物耐药谱分型和基因分型有一定相关性。结论阴沟肠杆菌呈现多重和高度耐药性,耐药机制复杂且呈多种耐药机制共同作用。
•2009, 8(5):322-324.
摘要:
目的探讨医院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连续分离株的遗传标记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大肠埃希菌质粒AmpC酶基因ACT1、DHA,Ⅰ类整合酶基因IntⅠ1,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铜绿假单胞菌4种整合子、转座子遗传标记(qacE△1sul1、merA、tnpA、tnpU)。结果大肠埃希菌质粒AmpC酶基因ACT1、DHA阳性率分别为57.50%、40.00%,Ⅰ类整合酶基因IntⅠ1阳性率为47.50%,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阳性率为57.50%。铜绿假单胞菌中qacE△1sul1基因阳性率为48.57%,merA阳性率为11.43%,未检出tnpA、tnpU。结论大肠埃希菌连续分离株携带质粒AmpC酶基因、Ⅰ类整合酶基因IntⅠ1及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铜绿假单胞菌连续分离株携带qacE△1sul1、merA基因。不同菌株间的耐药基因可以相互传播,具有流行病学意义。
•2009, 8(5):325-330.
摘要:
目的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医院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道、手术部位感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方法采用1∶1配对的方法,调查100对患者[发生上述医院感染的患者(病例组)与同期类似住院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对照组)]的卫生资源消耗并进行比较,对医院感染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病例组住院总费用中位数每例为22 379.01元,对照组为7 611.52元,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Z=-6.72,P=0.00);医院感染经济损失因感染部位的不同而异,下呼吸道感染经济损失最大,为21 701.03元,其次为泌尿道感染6 374.52元、手术部位感染5 849.04元、上呼吸道感染3 598.00元;患者住院费用的增加主要是药费、检验费、材料费、治疗费、处置费;病例组中位数每例患者住院时间为24.51 d,对照组为11.00 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4,P=0.00)。结论医院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经济损失因感染部位的不同而异;同时,由于发生医院感染而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2009, 8(5):331-335.
摘要:
目的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发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我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结果目前我国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成效相关的法律法规正日趋完善,建立了全国性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监控系统,积累了大量数据与经验。取得的成绩有:医院感染率已由1989年的9.36%降至目前6%左右;全国学会建立,科研水平明显提高等。存在的问题有:医院感染控制学科定位不明确,经费明显不足,科研基础薄弱。结论应尽快定位医院感染控制学科体系,建议归属预防医学大学科体系;体制的改革将获得较大经济支持,学科之间相互促进有利于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与科学发展。
• 占国清,李儒贵,卢光全,谭华炳,朱琳,张薇薇,杜卫星,李刚
•2009, 8(5):336-229.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2008年5—9月收住院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以<5岁者为主,男多于女;发病集中于5~7月份,多有与手足口病者密切接触史;发热发生率为60.83%,所有患儿均出现皮疹,分布于手、足、口、臀、躯干及肛周,皮疹消退时间为(4.59±1.36) d;患者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等并发症;重症病例4例(3.33%),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仅1例合并严重病毒性脑炎者转院,其余均达到临床治愈,住院时间为(6.36±2.53) d。48例患儿行病原学检查,肠道病毒71型阳性占12.50%,柯萨奇病毒A16型阳性占66.67%,未检出病原体者占20.83%。结论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流行强度大,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对患儿早期诊治及采取隔离、消毒等有效措施,可控制传播。治疗以抗病毒为主,若无严重并发症,患儿预后良好。
•2009, 8(5):340-342.
摘要:
目的对某院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了解其手术切口感染情况,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每例手术患者进行危险因素指数评价,并进行手术医生感染专率统计。结果193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74%(13/193)。切口感染率居前3位的手术依次为胆囊切除术(20.00%)、胃肿瘤根治术(16.67%)、肠道修补/切除术(16.00%)。切口类型、年龄、手术持续时间等手术危险因素的不同,手术切口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该院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其发生与患者切口类型、年龄、手术持续时间相关。
• 田碧文,何庭辉
•2009, 8(5):343-345.
摘要: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管理的有效途径,促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制定抗菌药物使用实施细则,设立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督领导小组,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及考核管理。比较管理前(2005年)及管理后(2007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通过对抗菌药物实施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由83.34%下降至52.69%(χ2=608.81,P<0.001),预防用药率由49.23%下降至28.86%(χ2=252.31,P<0.001);围术期(术前0.5~2 h)用药率由83.14%下降至76.12%(χ2=94.51,P<0.001),手术前未用抗菌药物率由58.43%上升至73.00%(χ2=301.21,P<0.001);切口感染率由3.08%下降至2.34%(χ2=6.56,P<0.05)。结论通过对抗菌药物进行严格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预防用药率等显著下降,而切口感染率亦明显下降,取得较好效果。
•2009, 8(5):346-347.
摘要:
目的了解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凝血功能状态,并探讨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设病例组48例(住院的川崎病患儿),根据入院时冠状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CAL组)12例,无冠状动脉病变组(NCAL组)36例,同时设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3组凝血功能,即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酶原活化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川崎病患儿CAL组在急性期的PT、APTT、TT均较对照组缩短,而FIB则较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NCAL组在急性期的PT、AP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FIB较对照组增高(P=0.01);CAL组与NCAL组比较,PT、APTT、TT明显缩短(P≤0.01),FIB值增高(P=0.02)。结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凝血功能处于高凝状态,较易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推测与血管炎症活动有关。
•2009, 8(5):348-350.
摘要:
目的调查肿瘤化疗患者鼻前庭、手部金黄色葡萄球菌(SA)携带状况,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对某院2008年5—11月在肿瘤化疗科住院的199例患者于入院48 h内及出院前采集鼻前庭和手部标本进行培养、菌种鉴定,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以头孢西丁药敏纸片鉴定耐甲氧西林SA(MRSA)。结果199例患者入院时鼻前庭携带SA者22例(11.06%),携带MRSA者2例(1.01%);手携带SA者34例(17.09%),携带MRSA者9例(4.52%)。出院前,鼻前庭携带SA者29例(14.57%),携带MRSA者8例(4.02%);手携带SA者26例(13.07%),携带MRSA者7例(3.52%)。出院前新增加鼻前庭携带SA者17例(8.54%),携带MRSA者7例(3.52%);新增加手携带SA者19例(9.55%),携带MRSA者7例(3.52%)。鼻前庭携带SA患者中,出院前MRSA携带率27.59%(8/29),高于入院时的携带率9.09%(2/2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u=1.65,P<0.05)。入院时携带SA者中,鼻前庭持续携带率为54.55%,手持续携带率为20.5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u=2.63,P<0.01)。结论患者在住院过程中鼻前庭及手可获得SA与MRSA,且鼻前庭携带SA多为持续性,可长时间携带。应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观念及病区环境的清洁与消毒,以减少SA的携带。
• 苏花莉
•2009, 8(5):351-353.
摘要: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回顾性调查某院产科2003年1月—2006年5月间医院感染病例资料。6 187例产妇发生医院感染91例,医院感染率1.47%。感染部位包括剖宫产切口感染20例(21.98%),会阴侧切切口感染4例(4.40%),宫腔感染13例(14.29%),上呼吸道感染40例(43.96%),下呼吸道感染9例(9.89%),泌尿系感染5例(5.49%)。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为肥胖(>70 kg)、贫血、总产程延长(>16 h)、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阴道检查或肛查次数多(>6次)、剖宫产、手术时间长(>1.5 h)、围术期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提示应针对上述因素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预防控制产妇医院感染的发生。
• 童建新,章保新
•2009, 8(5):354-355.
摘要: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探讨不同年龄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C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和IL10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3例青年(18~35岁,青年组)、20例中老年(50~72岁,中老年组)CA患者的血清IL2和IL10水平,并与25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青年组与中老年组均P<0.001),IL1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青年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1,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中老年组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P<0.001),差异均有显著性。青年组CA患者治疗后血清IL2水平高于治疗前,IL10水平低于治疗前(分别P<0.05,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中老年组C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及IL10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提示C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存在明显障碍,中老年患者细胞免疫恢复能力不及青年患者明显,其愈后复发可能性高于青年患者。
• 覃金爱 , 郭世辉 , 朱莲娜 , 梁宏洁 , 农加根 , 钟品玲 , 韦惠茹
•2009, 8(5):356-357.
摘要: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为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对某院2005—2007年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分析。共分离鉴定鲍曼不动杆菌682株,其中674株分离自住院患者:重症监护室(ICU)248株,内科221株,外科205株;8株分离自门诊患者。标本来源以痰为主,共分离443株,占64.95%;其次为分泌物、脓液标本,分离91株,占13.34%。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9.17%和58.58%;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5.85%、66.46%、3.80%和7.10%。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在ICU的分离率高,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必须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2009, 8(5):358-359.
摘要:
回顾性调查某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323例出院的腹外疝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323例腹外疝手术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无正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病例。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为(4.46±2.98) d;单一用药占93.81%,二联用药占5.57%,三联用药占0.62%;使用抗菌药物八大类13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最多(主要为第三代)。调查结果显示,该院腹外疝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应加强监管。
•2009, 8(5):360-361.
摘要: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在某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各个工作环节中采用色系管理(指将物品的外表采用不同颜色作为标识记号,通过肉眼识别直观地将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的一种工作方法),发现此种管理方法有如下优点。(1)简单、直接:通过肉眼可以直接进行辨别,减少了工作量和工作时间;(2)方便管理工作:通过颜色的区别,可以直观地判断工作方式的正确与否;(3)提高了无菌物品的质量:通过色系管理,可以减少对无菌物品触摸的次数,减少了其污染的机会;(4)美化工作环境,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009, 8(5):362-362.
摘要: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对某院消毒供应中心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中出现湿包的原因进行分析。2006年10月,共灭菌64锅次,2 245个灭菌包,其中出现湿包56个,湿包率达2.49%。53个湿包发生在第1锅次,占湿包总数的94.64%。蒸汽质量差是造成湿包的主要原因(占64.29%),且主要发生在第1锅次;其次为灭菌器相关问题(16.07%),拟灭菌物品准备不当(12.50%),物品装载不合理(7.14%)。针对各相关因素采取措施后,每个月湿包数下降为3个左右,湿包率降至0.13%,湿包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2009, 8(5):363-364.
摘要:
无色藻菌(Leuconostoc)属乳酸菌群(Lactobacillus flora),最初报道的感染病例多为菌血症[1]。在1985年前认为其是非致病菌,就现而言临床仍不多见。现将本院2009年1月收治的1例无色藻菌皮肤感染病例报告如下。
•2009, 8(5):365-367.
摘要:
研究人员证实,香港海鸥型菌自被发现以来,即与社区获得性胃肠炎、旅行者腹泻有关,甚至可能是近20年来发现的首种可致严重胃肠炎的新病菌。淡水鱼可能是香港海鸥型菌的主要储存宿主,进食鱼类为其主要的感染途径。同时,亚洲、欧洲、非洲及中美国家相继发现感染个案,提示病菌可能在全球范围广泛分布。本文描述了香港海鸥型菌的生物学及生化特性,并阐述其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展望其研究前景。
• 周国强,郑煜煌
•2009, 8(5):368-372.
摘要: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在人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中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HIV病毒载量,随之使CD4+细胞上升,免疫功能恢复。这些免疫学的改变对患者是有利的,减少了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可延长生命。但经ART后不久,部分患者却由于对病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失控而引起病情加重[1-2],这被称为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ne, IRIS)、免疫重建综合征或免疫重建疾病(immune reconstitution disease, IRD)。IRIS绝大多数在ART后3个月内发生。IRIS在一些非HIV相关的快速恢复免疫功能的病例中亦有描述,如免疫抑制治疗撤退或癌症患者停止化疗后可发生。
• 刘小丽,黄勋
•2009, 8(5):373-374.
摘要:
关于万古霉素目标血药浓度达标及如何进行调整已讨论多年。根据有效血药浓度监测出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和调整的初始浓度,两者均高于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避免可能的耳毒性或肾毒性等副作用的浓度。前期很多研究由于缺乏设计良好的随机临床评估或缺乏某血药浓度与患者预后间的确切关系的明确资料,由此导致了监测力度不够或不监测以及如何进行剂量调整的争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2173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