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9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武汉市肛肠疾病肛周手术部位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FREE

      2010, 9(4):225-230.

      摘要 (2398) HTML (0) PDF 956.00 Byte (29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在建立《肛肠疾病肛周手术部位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对武汉市肛肠疾病肛周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前瞻性调查方法,在武汉市不同规模的5家医院调查、收集资料,对肛肠疾病住院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年龄、性别、职业、体型、既往病症、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方式、切口部位(包括肛周)菌种与菌量变化、住院时间与费用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以新建的“诊断标准”对总的感染情况进行判断、评估。结果武汉市肛肠疾病肛周手术部位总的感染率为32.98%(124/376),其中痔疮等疾病(包括内/外痔、混合痔、直肠息肉、肛裂)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9.06%(77/265),肛周脓肿手术部位感染率为38.46%(15/39),肛瘘手术部位感染率为44.44%(32/72)。经统计学分析,肛肠疾病肛周手术部位感染与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关(P<0.05);肛周手术部位微生物的菌量和菌种在手术后分别有24.50%、30.46%发生变化。结论通过本次调查,首次得到了武汉市常见肛肠疾病肛周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的流行病学资料,为常见肛肠疾病肛周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检测    FREE

      2010, 9(4):231-234.

      摘要 (2554) HTML (0) PDF 904.00 Byte (2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存在状况及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分离的75株大肠埃希菌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 KB纸片扩散法对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做药敏试验,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MEs基因。结果75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37株(49.33%)。产ESBLs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包括中介株):庆大霉素78.38%,链霉素75.68%,卡那霉素67.57%,妥布霉素64.86%,奈替米星24.32%,阿米卡星13.51%;共检出5种基因,其中以aac(3)Ⅱ(64.86%)和aac(6′)Ⅰ(45.95%)为主,其次为ant(3")Ⅰ(29.73%)、ant(2")Ⅰ(10.81%)、aac(3) Ⅰ(5.41%),未检出aac(6′)Ⅱ;除ant(2")Ⅰ和aac(3)Ⅰ外,其余3种基因检出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且2个基因携带率也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结论该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携带AMEs基因的比率较高,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亦高,应加强监测与防控。

    • OXA23基因阳性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调查研究    FREE

      2010, 9(4):235-237.

      摘要 (2310) HTML (0) PDF 854.00 Byte (23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 (ICU) 暴发流行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基因型及耐药机制。方法以API20NE鉴定菌株,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 (PCR) 扩增3种酶基因 (OXA、IMP、VIM),并对产物进行测序。结果患者痰标本分离的7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均携带OXA23基因,未检出IMP、VIM基因。结论此次暴发流行中,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携带的耐药基因为OXA23基因。

    • 隐源性食酸丛毛单胞菌血流感染调查研究    FREE

      2010, 9(4):238-240.

      摘要 (1900) HTML (0) PDF 896.00 Byte (22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调查某医院临床科室分离的8株食酸丛毛单胞菌的同源性,探讨其导致医院血流感染的途径。方法对分离的食酸丛毛单胞菌,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检测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采集病房环境和医疗用品样本进行培养。结果8株食酸丛毛单胞菌为同一基因型,而病房环境和医疗用品中未分离出此菌。结论此起食酸丛毛单胞菌血流感染为集中发病,病原菌为同一基因型,但感染源未明。  

    • 国产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FREE

      2010, 9(4):241-244.

      摘要 (1659) HTML (0) PDF 928.00 Byte (2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大流行期间,其临床诊断病例应用国产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发病48 h内的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病例3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国产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199例和对照组(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治疗)192例,在试验开始后10 d内,记录有关的症状、体温、药物不良反应、继发性疾病以及合并用药情况(包括抗菌药物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观察期间需要留观者分别为20例(10.05%)和33例(17.19%),需要住院者分别为5例(2.51%)和13例(6.7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0.0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热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40.15±21.86) h和(65.92±29.08) h,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01);流感症状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42.21±28.96) h和(63.06±34.85) h,差异亦有高度显著性(P<0.0001);流感症状持续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1 h。治疗组密切接触者共 481人,发病92人(19.13%),对照组密切接触者共415人,发病157人(37.83%),两组密切接触人群甲型H1N1流感第二代发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2%和4.9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早期应用国产磷酸奥司他韦能有效地缓解此类患者临床症状,减低留观和住院概率,缩短疗程,有效降低密切接触人群的第二代流感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 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FREE

      2010, 9(4):245-247.

      摘要 (2438) HTML (0) PDF 834.00 Byte (30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患病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2009年11月26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1 765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19%,例次现患率为4.42%。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5.90%。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0.20%,预防用药占53.05%,治疗用药者病原学送检率为26.92%。使用免疫抑制剂、化学治疗、气管切开、留置引流、泌尿道插管、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患恶性肿瘤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可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 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手卫生干预效果研究    FREE

      2010, 9(4):248-250.

      摘要 (2341) HTML (0) PDF 835.00 Byte (26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医务人员手卫生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切实可行的手卫生干预方法,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方法2008年为第1阶段,对综合ICU、神经外科ICU、新生儿ICU均实行教育干预和产品干预;2009年为第2阶段,在上述基础干预之上开展个性化的干预措施。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并结合现场观察手卫生过程的方法,调查上述ICU医务人员手部卫生执行情况,分析干预前后手卫生的执行率变化。结果在干预前,ICU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为25.06%,经过教育干预、产品干预后,手卫生执行率上升至41.52%,其中医务人员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手卫生执行率以医疗护理操作之间提高最明显,由干预前的10.11%上升至28.33%(P=0.01)。干预后,3个ICU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均有所提高,且3种不同教育干预之间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提供产品干预、基础及个性化教育干预对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临床研究
    • 外科重症监护室5年医院感染资料回顾性分析    FREE

      2010, 9(4):251-254.

      摘要 (2269) HTML (0) PDF 887.00 Byte (24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SICU 2004年10月 — 2009年9月间医院感染情况。结果5年平均医院感染率为9.79%(119/1 216),常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40.25%)、腹腔(28.39%)和血流(9.32%)。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7.03%(185/276),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22.83%(63/276),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占10.14%(28/276)。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株检出率分别为38.46%和34.7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相应细菌中的构成比分别为60.00%和58.82%。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高,达86%以上;非发酵菌严重耐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达45%以上;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高抗菌活性,敏感率达100%。结论SICU医院感染及感染病原菌的耐药问题严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及时掌握病原菌的耐药性变化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 2 413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FREE

      2010, 9(4):255-257.

      摘要 (1618) HTML (0) PDF 836.00 Byte (2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2008年10月 29日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填写个案调查表。结果共调查患者2 413例,发现医院感染98例(4.06%),109例次(4.52%);发现社区感染 574例(23.79%),609例次(25.24%)。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居首位,分别占45.87%和31.53%。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0.00%)、鲍曼不动杆菌(10.00%)为主;社区感染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38%)、金黄色葡萄球菌(13.85%)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33%,其中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66%(364/1 270),显著低于外科的51.18%(585/1 143)(χ2=127.85,P<0.01);治疗性用药者病原菌的培养送检率为23.46%(137/584),内科为36.88%(97/263),显著高于外科的12.46%(40/321)(χ2=48.01,P<0.01)。结论该院患者社区感染率较高,应加大对高危部位感染的监测,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的发生

    •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20例临床分析    FREE

      2010, 9(4):258-260.

      摘要 (2432) HTML (0) PDF 870.00 Byte (2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09年5月入住某院ICU行机械通气发生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结果120例VAP患者病原学检查均获得阳性结果,共分离26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 杆菌占58.56%,革兰阳性(G+) 球菌占25.09%, 真菌占16.35%;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是VAP的主要病原菌。2 种及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的患者95例 (79.17 %)。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机械通气时间越长,VAP发生率越高(P<0.05);呼吸机管路消毒更换不及时、留置胃管均可使VAP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 VAP 的主要病原菌为G- 杆菌,混合感染率高,耐药性不断增加,对机械通气患者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全面预防, 加强监护。

    • 实验研究
    • 艰难梭菌毒素A&B测定在医院腹泻患者中的应用    FREE

      2010, 9(4):261-263.

      摘要 (2026) HTML (0) PDF 871.00 Byte (22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艰难梭菌毒素A&B测定在医院腹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VIDAS 艰难梭菌A&B毒素检测试剂对某院47例住院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毒素检测,并结合细菌常规培养、临床资料及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7例腹泻患者中,7例(14.89%)艰难梭菌毒素检测阳性, 此7例阳性结果均与临床诊断和/或治疗相符。结论该院艰难梭菌感染形势较为严峻,VIDAS 艰难梭菌A&B毒素检测可提供简单、准确、快速的检测结果,值得推广应用。

    • 10 941份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FREE

      2010, 9(4):264-266.

      摘要 (2222) HTML (0) PDF 837.00 Byte (23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动态监测和分析某院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10 941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测,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采用KB纸片法进行;应用WHONET5.4软件分析血培养标本中所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10 941份血液标本中,培养阳性673份,阳性率6.15%;共检出病原菌688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37.94%(261/688),非发酵菌30.67%(211/688),葡萄球菌属10.17%(70/688),肠球菌属8.58%(59/688),真菌5.23%(36/688),污染菌6.54%(45/688),布氏杆菌0.87%(6/688)。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8.27%、55.17%、82.76%、53.10%、68.97%;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5.06%、38.96%、32.47%、64.9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0.77%、46.15%、75.00%;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4.74%、97.37%、97.36%、89.47%。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分布较广,耐药性较强。临床应严格执行血培养标本的采送规范,避免污染和提高送检质量。

    • 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耐药性研究    FREE

      2010, 9(4):267-268.

      摘要 (2244) HTML (0) PDF 855.00 Byte (21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比较儿童送检标本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 ESBLs)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抗ESBLs菌株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山西省儿童医院2007年1月—2009年4月各类送检标本分离的ESBLs阳性和阴性菌株各100株进行耐药性比较。结果200株菌株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而对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ESBLs阳性菌株均高于ESBLs阴性菌株(P≤0.001)。其中ESBLs阳性菌株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13.00%)外,对其余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98%;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高达69.07%和59.18%。结论儿童分离的ESBLs阳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或加酶抑制剂复合抗菌药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

    • 经验交流
    •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化    FREE

      2010, 9(4):269-271.

      摘要 (1710) HTML (0) PDF 772.00 Byte (21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方法对某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分离的细菌及其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共收集下呼吸道标本 24 778份,分离细菌7 728株(31.19%),其中革兰阴性(G-)菌4 562株(59.03%),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G+)球菌1 737株(22.4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1 429株(18.49%),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达1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低,为36.47%~49.41%;主要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敏感率低,为4.11%~33.16%。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真菌的检出率增加。

    • 儿童专用血培养瓶提高脑脊液培养阳性率的应用体会    FREE

      2010, 9(4):272-273.

      摘要 (1847) HTML (0) PDF 819.00 Byte (2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用儿童专用血培养瓶提高脑脊液培养阳性率的应用。方法选用儿童专用血培养瓶对344份脑脊液标本进行增菌培养,以Bact/Alert12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结果儿童专用血培养瓶培养脑脊液阳性率为27.91%(96/344),显著高于成人培养瓶脑脊液培养阳性率10.80%(46/426) (P<0.01);24 h内阳性检出率亦显著提高,前者为65.62%(63/96),后者为47.83%(22/46)(P<0.01)。儿童专用血培养瓶培养脑脊液假阳性率为1.74%。结论用儿童专用血培养瓶进行脑脊液培养能提高脑脊液培养阳性率,缩短培养时间。

    •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调查研究    FREE

      2010, 9(4):274-275.

      摘要 (1934) HTML (0) PDF 750.00 Byte (20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临床因素及病原菌感染特征。方法对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由机械通气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46例新生儿,于气管插管后不同时间点采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46例新生儿共进行痰培养59例次,41例次(69.49%)细菌培养阳性。在5份取自机械通气时间<1 d患者的标本中,有2份(40.00%)标本即检出病原菌,而机械通气时间>7 d者的12份标本中,病原菌阳性率达100.00%。检出病原菌47株,大肠埃希菌(29.79%)、肺炎克雷伯菌(17.02%)、铜绿假单胞菌(14.89%)、表皮葡萄球菌(10.64%)为主要病原菌。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越长,细菌感染率越高。在机械通气的治疗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预防并控制细菌感染。

    • 468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FREE

      2010, 9(4):276-277.

      摘要 (1836) HTML (0) PDF 758.00 Byte (20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感染性腹泻患儿的发病情况及病原分布,探讨引起儿童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月某院儿科收治的468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及病原学资料。结果468例感染性腹泻患儿,11 d~3岁285例(60.90%), ~ 6岁111例(23.72%),~ 14岁72例(15.38%);夏季发病率最高,占29.27%,其次为秋季26.50%。大便培养阳性118例(25.21%),其中病原菌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0.51%(36/118)、痢疾杆菌23.73%(28/118)和肠球菌属11.02%(13/118);轮状病毒检测阳性47例(10.04%)。婴幼儿感染性腹泻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学龄前期儿童以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为主要病原。结论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病以婴幼儿多见,季节以夏秋季为主,病原复杂多样,临床诊治过程中应重视病原学诊断,以合理用药。

       

    • 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    FREE

      2010, 9(4):278-279.

      摘要 (1879) HTML (0) PDF 794.00 Byte (22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颅脑损伤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患者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神经外科2004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161例颅脑损伤合并HAP患者痰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药敏资料。结果161例患者分离病原菌27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21株(80.66%),以肺炎克雷伯菌(25.18%)、铜绿假单胞菌(14.23%)、大肠埃希菌(13.50%)为主;革兰阳性球菌42株(15.3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5.1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38%)为主;真菌11株(4.0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6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检出率为78.38%(29/37),肺炎克雷伯菌为43.48%(30/69),阴沟肠杆菌为56.25%(9/16);检出耐高浓度庆大霉素肠球菌4株(66.67%)。病原菌耐药率均较高, 革兰阴性杆菌普遍呈现多药耐药性。结论颅脑损伤合并HAP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率高,应加强监控。

    • 肿瘤医院医院深部真菌感染分析    FREE

      2010, 9(4):280-281.

      摘要 (1720) HTML (0) PDF 760.00 Byte (20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深部真菌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及回顾性调查方法, 调查某肿瘤医院2008年1—12月间医院感染病例资料521份。结果521例医院感染病例中发现深部真菌感染者179例(34.36%), 其中>60岁者占59.22%(106例);恶性肿瘤患者居多,占94.41%(169例);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占53.07% (95例);分离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57.54%(103株),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43株,24.02%)、 热带假丝酵母菌(23株,12.85%)、 克柔假丝酵母菌(9株,5.03%)、 毛孢菌属(1株,0.56%)。结论肿瘤医院的医院深部真菌感染情况较严重,以高龄、恶性肿瘤患者多见。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肿瘤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关键措施。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FREE

      2010, 9(4):282-284.

      摘要 (1855) HTML (0) PDF 806.00 Byte (23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ICU)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效果,探讨预防VAP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某院ICU 2008年7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36例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实验组,76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60例),以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为观察指标,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清洁口腔后共培养出病原菌10种(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3次/d,分离出细菌314株;实验组行常规口腔护理后,在口腔内喷洁悠神纳米长效抑菌液,3次/d,分离出细菌37株。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深部痰液培养,对照组分离病原菌268株,实验组分离33株,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较常规的护理方法临床护理效果更佳,对预防VAP有重要的意义。

    • 综合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调查分析    FREE

      2010, 9(4):285-286.

      摘要 (1861) HTML (0) PDF 750.00 Byte (24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8年1—12月入住某院综合ICU的患者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ICU医院感染率为15.73%,感染例次率为29.87%;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64.80‰,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5.83‰,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率4.89‰。感染易发部位为下呼吸道(70.09%)、泌尿道(11.61%)、血液(5.80%)。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6.67%,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检出多重耐药菌株32株。结论 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多,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对患者实时监控,采取干预措施,以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FREE

      2010, 9(4):287-288.

      摘要 (2690) HTML (0) PDF 856.00 Byte (25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河北省各综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医院感染及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现状。方法以《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河北省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为依据,对河北省A、B两市的5所三级医院和6所二级医院NICU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考核评估。结果发现各级医院普遍存在NICU环境布局不合理、手卫生设施不符合要求、治疗室和沐浴间管理不规范、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等规章制度的问题,且在二级医院这些问题更加明显。结论应加强NICU环境布局和工作流程及手卫生设施的合理化建设,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执行力,推进NICU的规范化管理进程。

    • 边远地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    FREE

      2010, 9(4):289-290.

      摘要 (1923) HTML (0) PDF 856.00 Byte (21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边远地区某三甲医院手卫生设施的配置、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及洗手依从性状况。方法对120 名医务人员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对全院洗手设施进行实地察验。结果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有效答卷112份,回收率93.33%;其中医生37名,护士75名。医护人员普遍对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不能按规范洗手的原因主要为洗手后无干手设施(医生占48.65%,护士占61.45%)、工作忙(医生占32.43%,护士占51.81%);最常用的干手方法是自然晾干(48.39%),其次是在白大衣上擦干(26.45%)。洗手设施配置较差。结论该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缺乏,亟需加强培训教育;洗手及干手设施配置有待完善。

    • 基层医院门诊患者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FREE

      2010, 9(4):291-291.

      摘要 (1570) HTML (0) PDF 777.00 Byte (20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门诊患者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知晓情况,为医院制定相关应对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周一至周五病历号为单号的150例门诊患者,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5份(90.00%)。135例患者中,症状知晓率17.78%(24例),传播途径知晓率3.70%(5例),预防措施知晓率34.07%(46例),咳嗽礼节知晓率6.67%(9例);获取甲型H1N1流感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占93.33%。结论该院门诊患者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知晓率非常低,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健康教育。

    • 医学教育
    •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    FREE

      2010, 9(4):292-293.

      摘要 (1329) HTML (0) PDF 808.00 Byte (19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是美国医学教育的基本点,是一种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1]。笔者在美国加洲大学San Diego分校(UCSD)工作期间,通过与美国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广泛接触,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医学教育与美国医学教育的差别,认为我国目前传统的医学教育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从小学到大学,仍然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自我表现,自我创新的机会。这在医学教育中表现尤其明显,学生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考试去死记硬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而很多有创造性的医学人才也不能脱颖而出。在美国笔者所在的大学,在生物和医学研究方面,有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笔者感觉我们很多硬件并不逊于国外大学,而我们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缺乏独立创造能力,在素质和能力方面远逊于国外大学。
      鉴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笔者在我校2004级临床医学7年制49名学生的传染病学临床教学中,大力推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 综述
    • 结核分枝杆菌外排泵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FREE

      2010, 9(4):294-296.

      摘要 (1704) HTML (0) PDF 874.00 Byte (22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结核病自古以来就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每年导致约200万人死亡。特别是近年来,耐多药结核病、广泛耐药结核病以及结核分枝杆菌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共感染的出现,给结核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困难。耐多药结核病是耐受2种抗结核病一线药物的结核病,广泛耐药结核病是在耐多药的基础上至少耐受3种二线药物的结核病。耐药结核病的蔓延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的2009年度报告,2007年全球新发结核病病例927万例,死亡175万例,现有的1 370万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耐多药者达50万[1]。外排泵系统的泵出作用是导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在结核分枝杆菌外排泵及其抑制剂方面的研究进展。

    • 开放性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研究    FREE

      2010, 9(4):297-300.

      摘要 (1553) HTML (0) PDF 847.00 Byte (2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手术部位感染是开放性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开放性骨折治疗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果出现深部感染,可造成骨折延期愈合或不愈合[1]、慢性骨髓炎[2]等后果,严重时可致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3]。近年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以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广泛应用,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性,医院感染率增高,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不利[4]。因此,许多学者对开放性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 译文
    • 2008年美国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指南节译(Ⅲ)
      ——消毒灭菌方法选择    FREE

      2010, 9(4):301-302.

      摘要 (2036) HTML (0) PDF 808.00 Byte (26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08版《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指南》已出版,该指南最终目标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消毒灭菌方法,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以下节选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建议(表1)。

    • 学术动态
    • 美国 CLSI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操作标准(2010年版)部分变更内容    FREE

      2010, 9(4):303-304.

      摘要 (1652) HTML (0) PDF 821.00 Byte (2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