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萍,刘丁
•2010, 9(6):387-392.
摘要:
目的调查中国近30年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1980年1月—2009年12 月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索近30年国内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共352起,感染7 656人,病死341人。感染病原体以细菌、病毒为主,占91.48%;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播(44.32%)、医源性传播(43.18%);夏季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概率最高(35.51%,125/352);婴幼儿是感染暴发事件中的最大受害者(占43.99%),新生儿病死率达84.58% (192/227);普通级医院(省、市、县级医院)是感染暴发事件的高发区(73.58%,259/352);感染部位主要为肠道(32.07%)、下呼吸道(26.19%)、血液系统(14.07%);医务人员手交叉感染、血液制品污染、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违反操作规程等是感染事件暴发的主要原因。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有一定规律可循,应针对其暴发流行的特征制定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感染的暴发。
•2010, 9(6):393-395.
摘要:
目的分析汕头某卫生院发生的一起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暴发流行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2009年12月—2010年3月,采集该卫生院2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32份标本(包括病灶组织、切口分泌物和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革兰、抗酸染色,在分离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基础上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20例患者中, 11例分离出14株抗酸染色阳性的快速生长非结核分枝杆菌,经鉴定均为脓肿分枝杆菌。所有菌株均对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和阿米卡星敏感,对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和庆大霉素中介,对其余抗菌药物均耐药。结论此次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暴发流行是由脓肿分枝杆菌引起。重视并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和监控工作,是避免类似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2010, 9(6):396-399.
摘要:
了解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实施体外插管中真菌感染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采集该院ICU84例患者的各种插管标本161份,将其接种于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API 20C AUX鉴定试剂盒作菌株鉴定,ATB FUN3药敏测试试剂盒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61份标本中检出真菌98株(60.87%),以白假丝酵母菌(52株,53.06%)为主,其余依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4株,14.29%)、光滑假丝酵母菌(11株,11.22%)、近平滑假丝酵母菌(9株,9.18%)和克柔假丝酵母菌(12株,12.25%)。其中呼吸道插管分离60株(61.22%),留置导尿管25株(25.51%),静脉插管13株(13.27%)。分离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均<10%,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12.24%;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均>45%。结论ICU患者各种插管中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呼吸道插管感染率最高;各类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耐药性较低,而对氟康唑耐药性较高。
•2010, 9(6):400-404.
摘要: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儿童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进行观察总结,记录不良反应的种类和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6%(71/241, 95%CI:23.70%~35.21%),其中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2.08%(51/231, 95%CI:16.73%~27.43%),肝损害发生率为9.71 % (20/206, 95%CI:5.67%~13.75%)。71例发生不良反应并完成疗程的患儿,治疗有效46例(64.79%);170例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治疗有效120例(70.59%),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79,P=0.38)。患儿性别,入院时是否有黄疸,是否早产、剖宫产,是否伴有感染等因素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有骨髓抑制和肝损害的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治疗效果。其不良反应无明显相关影响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监测。
•2010, 9(6):405-407.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传染病感染现况。方法采用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对昌平区2009年1—12月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76 654名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1.83%,其中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分别为1.51%(920/61 032)、3.09%(482/15 622);本地与外埠从业人员HBsAg检出率分别为0.74%(139/18 749)、2.18%(1 263/57 905);男、女性从业人员HBsAg检出率分别为2.25%(729/32 397)、1.52%(673/44 257);上述HBsAg阳性率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0.12%,其中本地与外埠从业人员检出率分别为0.05%(9/18 749)、0.15%(86/57 90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为0.02%,戊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为0.01%;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检出率为0.03%;未检出伤寒/痢疾。结论在所监测的传染病中, HBsAg携带检出率居首位,肺结核、化脓性及渗出性皮肤病等检出率较低。对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应坚持每年1次的健康体检,加强对外埠从业人员的管理,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2010, 9(6):408-413.
摘要:
目的研究2株产气肠杆菌临床株Ea293和Ea2880对厄他培南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应用KB法检测菌株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及厄他培南的耐药性,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KPC,IMP1、2组,VIM)和广谱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CTXM1、2、9组ESBLs),并进行序列分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细菌外膜蛋白分析,并对外膜蛋白基因OmpE36进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药物敏感试验显示,产气肠杆菌Ea293和Ea2880均对厄他培南耐药。PCR扩增4种碳青霉烯酶基因和5种广谱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仅Ea2880的SHV和CTXM9组ESBLs基因阳性,SHV基因的PCR产物测序为SHV11型广谱酶。细菌外膜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的产气肠杆菌Ea1885相比,Ea293和Ea2880均缺失42 kD左右的条带,即OmpE36。PCR扩增外膜蛋白基因OmpE36,Ea2880可见预期片段,DNA序列分析显示其与GenBank公布的产气肠杆菌标准株ATCC 13048的相似性为87%,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亦为87%;而Ea293未扩增出预期片段。结论产气肠杆菌临床株Ea293与Ea2880对厄他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外膜蛋白基因OmpE36缺失,同时Ea2880可能还有CTXM9组ESBLs参与。
•2010, 9(6):414-418.
摘要:
目的报告4例少见丝状真菌深部感染病例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测资料,为相关真菌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取患者感染部位分泌物或血液标本直接涂片和真菌培养,根据真菌培养的菌落特点和镜下形态,鉴定至菌种。结果分别从4例患者的伤口分泌物和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4株丝状真菌,经鉴定为申克孢子丝菌、串珠镰刀菌、马尔尼菲青霉和尖端赛多孢子菌。 结论申克孢子丝菌、串珠镰刀菌、马尔尼菲青霉和尖端赛多孢子菌引起的临床感染少见,且检测困难,应加强对少见真菌感染的认识和实验室检测,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2010, 9(6):419-422.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装载方式对压力蒸汽灭菌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无线温度和压力记录器测量灭菌器柜室内温度分布;不同装载条件下,测试包中心和上层的温度时间关系、柜室内压力时间关系。分析同一台灭菌器,相同的灭菌循环参数,灭菌装载不同对温度、包裹内空气排除程度的影响。结果装载方式不同对灭菌包包裹内的温度、空气排除程度有直接的作用,超满载装载方式可能会导致灭菌包包裹内的温度达不到灭菌温度,影响灭菌质量。结论灭菌器的装载对于灭菌过程的成功与否有很大影响,从操作上规范好灭菌器的装载很有必要。
• 王飞燕,程军
•2010, 9(6):423-425.
摘要:
目的了解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属细菌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分离的不动杆菌属细菌的资料。结果409株不动杆菌属细菌标本分布:主要分离自痰标本, 占75.79%,其次为血液标本8.56%,其他标本(尿、深静脉插管、分泌物)15.65%;科室分布:以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检出最多,占40.59%,其次为内科ICU 37.41%,其他内/外科普通病房22.00%;菌种分布: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最多,占80.20%,其次为洛菲不动杆菌16.87%,溶血不动杆菌2.93%。不动杆菌属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分别为2.69%、14.18%、19.56%、15.16%、15.65%、9.29%和14.18%;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67%和5.8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7%。结论不动杆菌属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非发酵病原菌之一,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现有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不动杆菌属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2010, 9(6):426-428.
摘要:
目的调查某院中心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7年1—12月在中心ICU住院且时间>48 h的所有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监测21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1例,67例次,医院感染率23.83%,感染例次率31.31%。主要感染部位为肺部(71.64%)和泌尿道(11.94%)。分离出病原体21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16株(53.46%),革兰阳性球菌82株(37.79%),真菌19株(8.76%)。居前4位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6.73%)、鲍曼不动杆菌(10.60%)、肠球菌属(10.60%)、铜绿假单胞菌(9.68%)。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58岁)、器官功能衰减、使用呼吸机、住ICU时间长。结论ICU医院感染率高,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和常见医院感染进行预防。
•2010, 9(6):429-431.
摘要:
目的调查某院加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的成效。方法于2006年3月(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前)及2009年4月(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后)2次对该院普通外科和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06年3月的91.16%下降至2009年4月的82.39%(χ2=5.24,P<0.05);用药合理率从35.07%升高至57.93%(χ2=14.61,P<0.05)。主要不合理方面为选药品种错误和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经加强管理后,均有所改善。结论该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素,加强监管可以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 陶西萍
•2010, 9(6):432-435.
摘要:
目的对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2008年48例职业暴露案例资料。结果48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者中,人免疫缺陷病毒暴露19例,乙型肝炎病毒暴露18例,丙型肝炎病毒暴露6例,梅毒螺旋体暴露5例。手术科室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29例,非手术科室16例,其他科室3例。暴露途径以手术中各种锐器伤最多见,达16例。发生职业暴露最多者为医生24例(实习医生4例),其次为护理人员21例(实习护士8例),检验人员2例,助产人员1例。对职业暴露者均及时进行了预防性干预,经追踪随访,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医务人员应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发生职业暴露后须及时进行干预以降低暴露后感染危险。
•2010, 9(6):436-439.
摘要:
目的了解福建省立医院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制定的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于2007—2009年各年的10月某日对该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2007—2009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5.67%、6.97%、4.57%(χ2=8.970, P=0.011),例次现患率分别为6.26%、7.45%、5.11%(χ2=7.846, P=0.020),均以2008年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占65.69%,其次为泌尿道(11.11%)、手术部位(5.56%);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室(30.50%)、血液病科(24.66%)、神经外科(17.10%)、神经内科(11.31%);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所有病原体的66.18%,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2007—2009年其构成比分别为18.31%、20.00%、21.43%。结论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监测与干预,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与水平,对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2010, 9(6):443-444.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科综合治疗台用水管路消毒效果,为其用水污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口腔科6台新安装的牙科综合治疗台用水管道,于消毒前和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进行采样,作细菌学监测。结果消毒前冲洗水含菌量为2 520~9 000 CFU/mL, 平均6 347 CFU/ mL;手机喷水含菌量为4 530~10 000 CFU/mL,平均7 164 CFU /mL;两者合格率均为0.00%。消毒后冲洗水含菌量为0~570 CFU / mL,平均84 CFU / mL,合格率94.00%;手机喷水管道含菌量为0~208 CFU / mL, 平均71 CFU / mL,合格率98.00%。冲洗水、手机喷水合格率,消毒前与消毒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χ2分别为88.68、96.08,均P<0.01)。结论采用含氯消毒剂对口腔科综合治疗台用水管路进行消毒,能有效改善其用水管路污染状况。
•2010, 9(6):445-447.
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方法。方法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知晓情况;再分管理组、医生组、护理组,分别对95名学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包括理论和现场培训2部分。培训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经过上述培训方法培训后,全部学员培训成绩均合格,其中29人为优秀(考核成绩>85分);培训后的医院感染知识正确回答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其中医院感染基本概念、重点环境的感染控制要求和布局知识点提高明显。结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
•2010, 9(6):448-450.
摘要:
目的调查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2005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3 281份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其中810例次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指征、途径及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3 281例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810例次,抗菌药物例次使用率24.69%。其中,治疗用药613例次(75.68%),预防用药197例次(24.32%);口服用药422例次(52.10%),静脉用药388例次(47.90%);单一用药585例次(72.22%),联合用药225例次(27.78%);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体送检67例次,病原学送检率10.93%;行辅助检查(病原学检查、血常规、胸片、尿常规等)399例次(49.26%)。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例次使用率在合理范围; 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指征不严,给药途径不规范,联合用药不合理,辅助检查率低,病原学送检率低等问题,须加大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和对医务人员用药知识的培训,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邢秋慧
•2010, 9(6):451-452.
摘要:
目的研究水垢性质、除水垢剂温度、浸泡时间因素对医疗器械水垢去除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某院沉积有肉眼可见水垢的器械,分别按照水垢性质、不同除水垢剂温度、不同浸泡时间分组进行水垢去除试验,记录试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相同的除垢条件下,水垢的去除难度为:金黄色水垢>混合水垢>白色水垢;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在除水垢剂中浸泡时间越长,水垢去除效果越好;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除水垢剂的温度越高,水垢的去除效果越好。结论水垢特性、除水垢剂温度及浸泡时间是医疗器械水垢去除工作中的重要因素,只有掌握好这些因素,才能更有效地去除水垢,保证医疗器械的清洁。
•2010, 9(6):453-455.
摘要:
目的通过现患率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一培训调查人员。采用床旁逐个调查和查阅在架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和床旁调查表,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住院患者1 110例,发现医院感染61例,6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50%,例次现患率为5.77%。感染高发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43.75%)、皮肤软组织(12.50%)、上呼吸道(9.38%)、浅表切口(9.38%)、泌尿道(6.25%)、深部切口(6.25%);在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中,此次调查与以往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相比,上呼吸道、胃肠道、浅表切口、深部切口和皮肤软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07%,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37.72%。结论长期住院、反复感染的患者会显著增加现患感染率;需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感染管理,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2010, 9(6):456-457.
摘要: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病例时有发生[1],其主要表现为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腹泻。我们应用大便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法判定菌群失调性腹泻,采用健康儿童大便悬液灌肠法治愈2例严重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现报告如下。
• 雷创,蒋孝华
•2010, 9(6):458-461.
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丙型肝炎的病原体。目前全世界约有1.2亿~1.8亿慢性HCV感染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之一[1]。传统的感染细胞模型HCV复制效率非常低,缺乏合适的体外细胞培养模型及小动物感染模型,使得HCV各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HCV复制子细胞培养体系的出现,解决了长期以来缺乏适合HCV体外复制的细胞培养体系的问题,被认为是HCV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HCV复制子细胞培养体系极大地方便了HCV完整生命周期、HC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抗病毒药物筛选及HCV对抗病毒药物耐药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而HCV复制子细胞培养体系本身也不断被改进、完善,在HCV研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综述了HCV复制子细胞培养体系的发展及其在HCV研究领域的应用。
• 刘晓一,刘文恩
•2010, 9(6):462-467.
摘要:
近年来,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等氧亚氨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广泛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使耐药形势日趋严重,而导致细菌对此类药物耐药的最主要原因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特别是1983年德国首次从臭鼻克雷伯菌发现产ESBLs株以来,产ESBLs的菌株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报道。最常见的质粒介导的ESBLs有:TEM型、SHV型、CTXM型。至今已报道了91种OXA型酶,命名为OXA1~89及AmpS和LCR1。随着OXA型ESBLs的型别数量逐渐增多,对该酶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2173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