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0(3):161-165.
摘要:
目的了解某儿童专科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流行趋势,观察PA的科室分布特征、耐药性及基因型。方法收集该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患儿送检标本分离的56株PA进行耐药性分析,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56株PA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0%,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率为0.00%,对其他抗菌药物表现为不同的耐药率(1.79%~96.43%);共被分为18个PFGE型别,其中A型26株(均分离于呼吸科),B型12株(11株分离于内分泌科), C型3株,D~R型各1 株。不同科室分离的菌株数量不同,其中呼吸科分离最多,达27株(48.21%);其次为内分泌科13株(23.21%)。结论该儿童医院呼吸科和内分泌科分别存在PA的2种不同克隆菌株流行。PFGE具有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结果容易判断等优点,是目前细菌基因分型较为可靠的技术。
•2011, 10(3):166-169.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尤其是器械相关感染率,以及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对2007—2009年入住SICU超过48 h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率及器械相关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泌尿道插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率及相应器械使用率。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比较措施实施前后的感染率。结果3年间共调查SICU内患者639例,发生医院感染129例次,感染例次率20.19%。其中器械相关感染77例(VAP 52例、CLABSI 12例、CAUTI 13例),占59.69%。通过采取干预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逐年提高,2007、2008和2009年手卫生产品每患者住院日使用量分别为41.59 mL/HD、82.71 mL/HD、84.33 mL/HD;VAP感染率明显下降,由2007年27.17 /1 000机械通气日降至2009年的9.09 /1 000机械通气日(χ2=2.79,P=0.00),CLABSI、CAUTI感染率无明显变化。结论S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和器械相关感染率较高,但可通过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使其相应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2011, 10(3):170-174.
摘要:
目的探讨阻断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胃—肺感染途径的方法,降低VAP发生率。方法将机械通气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8例)鼻饲双歧杆菌,对照组(43例)不干预,前瞻性观察2组患儿VAP发生率、胃液pH值、胃细菌定植及其与VAP病原学的同源性等。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3.16%(5/38)和46.51%(2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P<0.01)。实验组VAP发生时间为机械通气第(5.40±2.07)d,晚于对照组的(4.25±1.00)d(t=3.24,P<0.01)。第7天,实验组新生儿胃液pH≤3的比率(84.21%)高于对照组(46.51%)(χ2=12.47,P<0.01);而胃细菌定植比率(31.58%)低于对照组(74.42%)(χ2=14.92,P<0.01)。实验组VAP病原菌与胃定植菌同源率(40.00%)低于对照组(75.00%)(χ2=8.00,P<0.01)。对VAP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双歧杆菌及胃液pH≤3是保护因素,胃内细菌定植是危险因素,OR值及95%CI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歧杆菌能降低新生儿胃液pH值,抑制胃内细菌定植,延迟VAP发生时间,有效降低早发性VAP的发生率。
•2011, 10(3):175-177.
摘要: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沐舒坦肺泡灌洗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重症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可行纤支镜肺泡灌洗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与沐舒坦组各21例。全部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CU)后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扩张支气管、雾化吸入及静脉滴注沐舒坦等治疗。记录患者开始治疗前APACHEⅡ评分、GCS评分、C反应蛋白(CRP)、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比较2组肺泡灌洗次数、每次肺泡灌洗时间、吸出痰液量、住ICU天数、使用呼吸机时间及灌洗前后CPIS分值。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开始肺泡灌洗前的GCS评分、APACHEⅡ评分、CR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沐舒坦组与生理盐水组肺泡灌洗次数、平均每次灌洗时间和灌洗痰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沐舒坦组使用呼吸机时间(63.57±21.94) h及住ICU时间(6.24±1.04) d少于生理盐水组[分别为(88.24±21.35)h和(7.95±1.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3.69,P=0.00;t=-4.58,P=0.00)。灌洗后第3、4天,沐舒坦组CPIS分值(分别为2.36±0.77、2.17±0.81)较生理盐水组(分别为4.16±0.86、3.54±1.09)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3.60,P=0.00;t=2.25,P=0.03)。结论纤支镜下沐舒坦肺泡灌洗能促进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康复。
• 糜琛蓉,张祎博,杨莉,李文慧,顾秋莹,赵煜瑾,孙芳艳,李贤华
•2011, 10(3):178-180.
摘要: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及其原因,以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其发病率。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SICU 2005—2009年间615例留置导管患者的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实施、病原菌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15例留置导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197例(32.03%),其中仅使用1种、同时使用2种及3种导管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60%、12.85%、56.4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55,P<0.001)。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率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最高,为15.51‰;留置导尿相关性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千导管日感染率分别为13.70‰、5.79‰。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发生前导管平均使用时间:呼吸机(12.22±11.29)d,导尿管(13.09±13.29)d,血管导管(20.64±18.39)d。引起SICU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居首位的病原菌:呼吸机为不动杆菌属细菌(18.80%),导尿管为其他假丝酵母菌(36.46%),血管导管为不动杆菌属细菌(18.75%)。结论SICU患者导管使用数量多,住院时间长,导管留置时间长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加强消毒隔离,缩短导管使用时间,严格落实洗手制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防止耐药菌产生,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
•2011, 10(3):181-184.
摘要:
目的了解福建省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患病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全省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住院患者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全省116所二级及以上医院住院患者的日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日使用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到116份汇总表,其中合格113份(97.41%),实际调查住院患者48 947例。发现医院感染患者1 595例(3.26%),1 739例次(3.55%);社区感染患者9 751例(19.92%),10 062例次(22.5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在医院感染中占49.34%,社区感染中占45.70%。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医院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15.05%;社区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占8.90%。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综合重症监护室38.22%(99/259),血液病科12.54%(85/678),神经外科9.44%(152/1 611);社区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儿科非新生儿组82.02%(2 053/2 503),呼吸科70.46%(1 577/2 238),儿科新生儿组52.23%(409/783)。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38.28%(18 738/48 947),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42.68%(4 735/11 093)。结论应重点监测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以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2011, 10(3):185-190.
摘要:
目的研究男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饮酒行为特点。方法应用饮酒一般情况调查表,对935例门诊就诊的男性HBV携带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35例门诊就诊的男性HBV携带者年饮酒率和月饮酒率分别为58.18%、34.97%。不同年龄组别中,月饮酒率以20~29岁组最高,达39.15%(139/355);不同文化程度者以本科及以上人员月饮酒率最高,达46.75%(79/169);不同职业者以干部及专业人员的月饮酒率最高,达50.26%(97/193);不同收入者以月收入2 000元以上者月饮酒率最高,达42.39%(39/92)。本组调查对象饮酒者中,重度饮酒者占2.57%(14/544),每周饮酒4次以上者占6.62%(36/544),年急性醉酒率达31.43%(171/544),饮高度白酒者占17.83%(97/544),饮用过2种酒以上者占39.41%(214/543),选择独饮者占9.12%(49/537),选择空腹饮酒者占3.72%(20/537);在18岁及以前就开始饮酒者占 63.50%(327/515),自认为饮酒成瘾者占6.07%(33/544)。 结论年龄在20~29岁、本科及以上学历、拥有一定专业技能或较高经济收入的男性HBV携带者,属于该群体饮酒的高危人群,应进行重点干预。门诊男性HBV携带者存在重度饮酒、频繁饮酒、急性醉酒、饮用高度酒和混合酒、独饮和空腹饮酒、未成年就开始饮酒、饮酒成瘾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2011, 10(3):191-193.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类别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清PCT区分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 菌感染的价值。方法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66例全身重症细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G+菌组和G-菌组,分别检测2组患儿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并对2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身重症细菌感染患儿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以PCT≥2.0 ng/mL为阳性,G-菌组阳性率(92.36%)显著高于G+菌组(76.23%)(χ2=13.45,P<0.001);当PCT≥10.0 ng/mL时,G-菌感染可能性更大。而常规感染指标CRP、WBC计数及Neu%,G+菌组阳性率与G-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作为区分G+菌和G-菌感染指标有一定价值,能为重症感染患儿早期使用相应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2011, 10(3):194-197.
摘要:
目的分析烧伤后不同时期创面病原菌定植情况及影响定植的危险因素。方法采集131例烧伤患者不同时期的创面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其相关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伤后各时期细菌定植情况及影响定植的危险因素。结果烧伤后第3、7、14天,创面细菌定植阳性率逐渐上升,分别为26.72%、61.32%、89.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02,P=0.00)。病区环境、年龄、创面用药、抗菌药物联用、烧伤深度、烧伤类型6方面因素在不同时期对病原菌在创面定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烧伤后创面病原菌定植率不断增高,多重耐药菌不断增多;对烧伤患者分区管理,合理用药,积极处理创面,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2011, 10(3):198-201.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自然流产与正常妊娠晚期待产孕妇人微小病毒B19(HPV B19) DNA及IgM抗体检测情况,探讨HPV B19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集自然流产孕妇(观察组,28例)与正常待产孕妇(对照组,33例)的静脉血,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PV B19 DN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PV B19 IgM抗体。结果观察组HPV B19 DNA阳性率为28.57%(8/28),对照组为9.09%(3/33),两组HPV B19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 ,P<0.05)。观察组检测出1例(3.57%,1/28)HPV B19 IgM抗体阳性,对照组未检测到阳性者(0.00%)。结论自然流产孕妇HPV B19感染率高于妊娠晚期待产孕妇,推测HPV B19感染可能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2011, 10(3):202-204.
摘要: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使用抗菌药物后发生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因素,以加强防治。方法对某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住院发生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患儿4 368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4.96%(3 711/4 368),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29.21%(935/3 201)。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发生率:≤1岁者为35.14%,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普通病例和危重病例分别为27.63%和41.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抗菌药物时间≤7 d和>7 d者分别为26.39%、34.0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4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者为40.45%,显著高于使用1~3种抗菌药物者(P<0.01)。结论年龄小、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长、病情重、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多者,容易发生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应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2011, 10(3):205-208.
摘要:
目的了解某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鉴定及药敏仪,对2010年2—9月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培养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并对主要菌种做药敏试验。结果11 785份痰标本共分离病原菌4 094株(34.74%),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2 826株(69.03%),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 012株)、大肠埃希菌(574株)、鲍曼不动杆菌(438株)、阴沟肠杆菌(221株)等;革兰阳性(G+)球菌1 167株(28.5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02株) 、肺炎链球菌(296株) 、表皮葡萄球菌(193株)等;真菌101株(2.47%)。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检出率分别为23.91%和22.13%;G-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00%~2.97%。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占12.19%,表皮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占35.75%,溶血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株占47.87%,上述细菌对万古霉素均高度敏感,耐药率为0.00%。检出耐万古霉素肺炎链球菌8株(2.70%),但其对利奈唑胺敏感,耐药率为0.00%。结论该儿童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应与微生物室密切配合,及时掌握细菌的耐药机制与变迁,根据药敏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新的耐药菌产生。
• 孔繁林 , 储从家,管新龙,李杰芬,杨宇溪
•2011, 10(3):209-213.
摘要:
目的调查某院临床送检血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mimi VITAL全自动荧光血培养仪、Bact/ALERT 3D培养仪和VITEK32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该院1999—2008年临床送检的28 292人份55 606瓶血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对培养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28 292份临床血液标本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其中5 837份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20.63%;需氧生长和厌氧生长分别占阳性培养的83.50%(4 874/5 837)和82.30%(4 804/5 837)。共检出各种临床细菌43属117种5 837株,其中甲型副伤寒沙门菌4 486株,占76.85%, 2001年(1 263株)、2004年(740株)和2006 年(713株)为检出高峰年份。除外传染病因子,菌群组成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的比例为65.73∶25.30∶2.7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阳性检出菌(沙门菌属除外)的37.46%(493/1 316),居分离菌首位,并有逐年上升趋势(χ2=127.81,P<0.01)。近年真菌的分离率也在逐渐升高(χ2=29.77,P<0.01)。专性厌氧菌占全部分离菌的0.38%(22/5 837),占除沙门菌属外的1.67%(22/1 316)。结论同时做需氧和厌氧培养可以提高细菌培养的阳性检出率。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持续检出和某些条件致病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真菌)的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
• 程礼萍
•2011, 10(3):214-216.
摘要:
目的探讨复杂医疗器械的有效清洗方法,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选择供应室回收的中度污染器械500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齿类器械150件,管腔器械100件。观察组采用手工配合多酶超声机清洗,对照组采用流动水手工清洗,比较2组清洗后的洁净度合格率和隐血试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清洗后齿类器械和管腔类器械的洁净度合格率分别为98.67%和98.00%,隐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0.67%和1.00%;对照组清洗后齿类器械和管腔类器械的洁净度合格率分别为78.67%和70.00%,隐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28.67%和34.00%;上述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即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杂的医疗器械,采用手工与多酶超声机清洗效果理想,提高了清洗质量。
•2011, 10(3):217-219.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ICU 2009年7月—2010年8月发生VAP患者的目标性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3例VAP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1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0株(69.56%),居前4位者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 (23株)、鲍曼不动杆菌(2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8株);革兰阳性球菌23株(20.0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为主要致病菌;真菌12株(10.44%),以白假丝酵母菌(6株)为主 。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00%、65.22%、47.83%、43.48%;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55%和27.2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未发现对氯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口恶唑、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该院ICU导致VAP的主要病原菌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严重;预防和控制VAP的发生,加强对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监测是工作重点。
•2011, 10(3):220-222.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体种类及其耐药性。方法对ICU 2008年9月—2010年6月发生的192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24种192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阳性(G+)球菌52株(27.0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8株,73.08%)、表皮葡萄球菌(5株,9.61%);革兰阴性(G-)杆菌138株(71.88%),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43株, 31.16%)、肺炎克雷伯菌(36株, 26.09%)、鲍曼不动杆菌(30株,21.74%)、 大肠埃希菌(13株,9.42%);真菌2株(1.04%)。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分别为24株(66.67%)和9株(69.23%)。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除对替考拉宁、夫西地酸与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0%外,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13.16%~10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为2.33%,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8.60%、23.26%,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37.20%~100.00%;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为16.67%,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达46.67%~93.33%;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0.00%~23.08%,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为30.56%~92.31%。结论该院ICU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体主要为G-杆菌,出现了多种多重耐药菌;应加强对病原体耐药性监测,密切关注病原体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林红,胡钢
•2011, 10(3):223-225.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易感因素,以利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血液科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情况调查,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2 02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69例(13.28%),290例次(14.32%)。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8.96%(171/290);其次是血流感染46例次,占15.86%。年龄>60岁和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7.72%和37.80%,显著高于年龄≤60岁和住院时间≤30 d者的医院感染率8.49%、9.17%(χ2分别为121.76、177.32,均P<0.01);使用化疗药物和接受侵入性诊疗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2.61%和22.06%,显著高于未接受上述诊疗者的感染率5.66%、12.65%(χ2分别为125.10、9.75,均P<0.01)。共检出病原菌15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95株,革兰阳性球菌19株,真菌38株。结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住院时间、年龄、化疗药物的使用及侵入性诊疗密切相关。应重点监测此类患者,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 李绍红
•2011, 10(3):226-227.
摘要:
目的了解某三级中医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该院2006 年1 月— 2009 年11 月临床科室送检的感染性标本中分离的529株P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进行回顾性调查,并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529株PA,分离自痰标本 359株(67.86%),脓液及伤口分泌物标本82株(15.50%),尿标本41株(7.75%),其他标本47株(8.88%)。4年间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70%的抗菌药物有:氨苄西林(98.49%)、头孢唑林(98.49%)、氨苄西林/舒巴坦(96.98%)、复方磺胺甲口恶唑(96.98%)、头孢曲松(73.53%);耐药率在50%~70%的抗菌药物有:妥布霉素(68.43%)、头孢他啶(68.24%)、氨曲南(65.60%)、环丙沙星(60.87%);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为: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27.98%)、头孢哌酮/ 舒巴坦(27.79%)、阿米卡星(24.20%)、亚胺培南(15.12%)、头孢吡肟(14.74%)。结论PA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痰),耐药性高;及时准确的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能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2011, 10(3):228-229.
摘要:
目的了解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配置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卫生资源,制定防控医院感染宏观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9月参加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曲靖市医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全国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培训班”的251名学员(为119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级别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存在差异(P<0.01)。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逐步规范化、标准化;二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从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培训状况、综合与目标监测、手卫生、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及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监测与设备投入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支持与监管,合理配置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卫生资源。
•2011, 10(3):230-230.
摘要:
目的比较2类包内化学指示卡[3M第4类(1250)多参数化学指示卡、第5类(1243)移动式化学指示卡]在不同物品灭菌监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判读效率。方法选择敷料包90个、器械包120个,比较上述2类化学指示卡的监测效果。结果敷料包组和器械包组的 1243指示卡合格率均为 100%;而敷料包组的1250指示卡合格率为82.22%(74/90),器械包组的1250指示卡合格率为 76.67%(92/120);生物监测显示2组的合格率为 100%。结论1250指示卡变色效果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易造成判断失误;1243指示卡在变色和移动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判断准确、便捷。
•2011, 10(3):231-232.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医生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情况,针对现存的不足,对医生进行教育培训。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三级乙等医院128名临床注册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8名医生对医院感染的定义及现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的知晓率分别为99.22%、92.19%,顾虑诊断和上报医院感染后影响个人诊疗水平者占28.91%,顾虑诊断和上报医院感染后导致医疗纠纷者占32.03%,其中低年资医生所占百分比较高,为45.90%。结论该院医生对医院感染病例自愿报告的认知情况较好,但低年资医生有待提高。应加强对医院感染病例上报重要性的认识,以提高自觉上报的依从性。
•2011, 10(3):233-234.
摘要:
目的探讨现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方法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加快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的投入,按照国家标准结合医院实际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进操作流程,实行全院集中供应及管理,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结果通过管理和质量改进,使消毒供应质量逐步达到标准,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和保供率达100%,消毒供应满意率由89%提高至98%,确保消毒供应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有效降低了医疗风险,增强了医院感染管理,是现代消毒供应中心提高质量的目标。
•2011, 10(3):235-237.
摘要:
真空负压采血是目前被广泛推广的采血技术,与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采血相比,具有安全、全封闭、高效和有助于防止交叉感染等许多优点,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1]。
血液标本质量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血液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广泛而复杂,真空负压采血也不例外。笔者将深入探讨真空采血操作的每个环节,包括采血装置、操作、样本的运输和处理等,分析其可能的干扰因素及对临床检测结果的影响,探索如何最大程度减少这些不利因素。
•2011, 10(3):238-240.
摘要:
背景:为便于不同医疗机构和国家的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收集和比较,需要统一描述和区分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定义。关于描述耐药菌的几个术语“multidrugresistant(MDR)”,“extremedrug resistant或extensive、extensively 、extremelydrug resistant (XDR) ”和“pandrug resistant(PDR)”的定义,目前还未达成任何共识。在本文中,XDR指的是“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就细菌对一些重要的治疗性抗菌药物耐药,采用标准的定义非常重要,这对监控这些细菌的耐药性和更好地评估它们在全球、区域和地方的流行病学及对公共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湘ICP备1702173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