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16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江西南昌市52株假丝酵母菌血症病原真菌的鉴定及其药敏特征

      2017, 16(9):793-79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01

      摘要 (177) HTML (0) PDF 951.00 Byte (3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江西南昌市假丝酵母菌血症病原真菌构成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  2015年3—10月南昌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血标本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属真菌,扩增真菌的转录间隔间区(ITS区)和核糖体大亚基(26rRNA、D1/D2区)对菌株进行鉴定,同时检测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收集血培养阳性标本1 332份,真菌阳性标本74份,占5.56%,其中检出假丝酵母菌属52株,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17株,占32.69%),其次是白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复合体(均为16株,各占30.77%)。ITS区和D1/D2区的鉴定结果相同。52株假丝酵母菌对米卡芬净、卡泊芬净均敏感,两性霉素B的流行病学折点(ECV)结果显示,均为野生型。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9.41%、17.64%,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结果显示,野生型分别占82.35%、94.12%;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3.75%、81.25%,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显示,野生型分别占75.00%、81.2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复合体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均敏感,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结果显示,均为野生型;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均为中介,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结果显示,野生型分别占66.67%、100.00%、100.00%。结论热带假丝酵母菌为江西南昌市假丝酵母菌血症最常见的病原真菌,其次是白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复合体,唑类和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和两性霉素B仍是一线抗真菌药物。

    • 隐丹参酮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2017, 16(9):798-803.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02

      摘要 (110) HTML (0) PDF 1.23 K (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索隐丹参酮对表皮葡萄球菌(SE)生物膜不同成熟阶段的抑制效果。方法体外构建SE生物膜模型,确定其黏附、聚集、成熟阶段时间点;通过半定量黏附实验、XTT法和扫描电镜检测不同浓度隐丹参酮作用下SE不同成熟阶段中生物膜基质量、膜内菌代谢活性和微观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SE生物膜黏附、聚集和成熟时间点分别为6、24、48 h;对于黏附阶段生物膜,128 μg/mL和32 μg/mL的隐丹参酮均能明显减少其生物膜基质量和杀灭膜内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隐丹参酮抑制作用128 μg/mL优于32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均能破坏其微观形态结构;对于聚集与成熟阶段生物膜,仅128 μg/mL的隐丹参酮能明显减少其生物膜基质量和杀灭膜内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能破坏其微观形态结构,而32 μg/mL的隐丹参酮则无明显抑制效果(P>0.05)。结论隐丹参酮对SE生物膜不同成熟阶段均具有一定抑制效果,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

    • 新生儿监护病房无乳链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7, 16(9):804-80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03

      摘要 (175) HTML (0) PDF 854.00 Byte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无乳链球菌临床分布及采取耐药性,为抗菌药物的使用及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4年某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新生儿送检的标本,对新生儿分离的62株无乳链球菌来源科室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2株无乳链球菌的科室分布以足月新生儿监护病房为主,占64.52%;标本来源以血为主,占90.33%,其次为脑脊液(6.45%)、痰和分泌物(均为1.61%)。无乳链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为79.03%;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为74.19%,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40.32%,对青霉素、氨苄西林100%敏感。结论无乳链球菌感染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以足月新生儿监护病房为主,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可作为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优选药物。

    • 2011—2015年四川省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性变迁

      2017, 16(9):807-80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04

      摘要 (149) HTML (0) PDF 889.00 Byte (3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四川省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四川省71所医院2011—2015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并计算每年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5年共收集51 97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 14 361株,MRSA检出率由2011年的36.02%下降至2015年的25.56%,呈下降趋势(χ2=160.72,P<0.05)。2011—2015年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50值分别为:1、0.5、0.5、1、1 μg/mL,MIC90值由1 μg/mL上升至2 μg/mL;利奈唑胺MIC50值均为2 μg/mL,MIC90值由2 μg/mL上升至4 μg/mL。2011—2015年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50、MIC90值变化较明显,分别由0.5、1 μg/mL上升至2 μg/mL;利奈唑胺MIC50值均为2 μg/mL,MIC90值由2 μg/mL上升至4 μg/mL。结论MRSA的检出率有下降趋势,但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其MIC50及MIC90值总体有上升趋势,需继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

    • 176所医院连续6年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2017, 16(9):810-815.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05

      摘要 (216) HTML (0) PDF 968.00 Byte (4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某省二级及以上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HAIQCC)于2010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组织全省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共监测176所医院的ICU,连续6年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7.23%,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9.72%;连续6年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综合医院ICU的调整例次日发病率(4.30‰)高于专科医院ICU(3.53‰)。外科ICU和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调整例次日发病率分别为4.79‰和4.21‰。ICU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泌尿道、血流感染为主,分别占68.64%、14.45%和10.09%。中心静脉导管、呼吸机、导尿管使用率分别为49.86%、39.16 %、81.95%,三管相关感染例次日发病率分别为1.74‰、13.77‰、2.08‰。 连续6年三管相关感染例次日发病率逐年降低(P<0.001)。呼吸机、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在不同科别ICU中的使用率与其相关感染发病率均无相关性(均P>0.05)。共检出病原菌36 223株,前6位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2.77%)、肺炎克雷伯菌(11.96%)、铜绿假单胞菌(11.94%)、金黄色葡萄球菌(8.08%)、白假丝酵母菌(5.63%)、大肠埃希菌(5.55%)。连续6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持续开展ICU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定期分析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 ICU 医院感染发病率。

    • 中国护士静脉采血针刺伤现状调查

      2017, 16(9):816-81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06

      摘要 (217) HTML (0) PDF 865.00 Byte (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静脉采血过程中针刺伤现状,探讨有效防护策略。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中国临床一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及护理人员静脉采血培训与管理状况、采血前戴手套依从性、近一年因静脉采血发生针刺伤的情况等。 结果共发放问卷2 861份,回收有效问卷2 575份。护士定期参加静脉采血培训的占93.17%;定期进行静脉采血考核的占87.15%;仅72.74%护士在采血前了解患者是否患有血源性传染病;采血时坚持佩戴手套的仅61.01%;近一年,因采血发生针刺伤的占20.78%。使用三种不同针具静脉采血时针刺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 χ2=1.649,P=0.438)。48.21%的静脉采血针刺伤发生在整理医疗废物时。结论中国护士静脉采血培训与管理较好,但针刺伤发生率仍较高。预防针刺伤应制定静脉采血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明确培训内容,以改变护理人员不安全的行为。

    • 陕西省173名医院院长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认识调查

      2017, 16(9):820-824.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07

      摘要 (149) HTML (0) PDF 870.00 Byte (2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陕西省二级及以上医院院长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认识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加第三届“陕西省医院感染管理院长培训班”的医院院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出调查问卷181份,合格问卷173份,合格率为95.58%。被调查者医院等级以二级医院为主(74.57%),医院类型以综合医院为主(61.85%),67.05%被调查者最近3年参加过医院感染培训,81.50%、55.49%被调查的医院院长认为影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领导重视程度。58.96%、60.12%、46.82%的医院院长分别认为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职称应具备中级及以上,学历应具备本科及以上,专业要求应具备预防医学。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6.71%,被调查者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在职务、性别、近3年是否参加过医院感染培训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院院长对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认识影响着医院感染工作的发展,加强对管理者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可提高医院管理者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 苏州市牙科手机清洗质量横断面调查分析

      2017, 16(9):825-828.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08

      摘要 (132) HTML (0) PDF 919.00 Byte (3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苏州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牙科手机的清洗现状和清洗质量。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按照等比例系统抽样原则,2015年10月26—31日对全市范围内口腔诊疗机构进行抽样检查,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各单位手机清洗质量。结果在全市10个行政区范围内共抽检医疗机构72所,检测手机201支,样本402份,其中有42份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0.45%。手机表面清洗不合格率为17.91%, 高于手机水路的不合格率(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级医疗机构清洗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全部合格,无等级医疗机构手机清洗不合格率达14.45%。按不同医疗机构名称分类,清洗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立医院口腔科的手机清洗效果最好(不合格率4.31%),私营口腔诊所的清洗效果最差(不合格率13.81%)。结论应加强对全市牙科手机清洗的教育培训,尤其是低等级、私营口腔诊所牙科手机清洗质量的监督管理。

    • 早产儿真菌血症临床特点

      2017, 16(9):829-83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09

      摘要 (126) HTML (0) PDF 866.00 Byte (3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早产儿真菌血症患儿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某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真菌血症的临床特点,比较早产儿的一般情况、实验室相关指标及药敏结果。结果2011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确诊的真菌血症早产儿42例,其中白假丝酵母菌22例(占52.3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3例(占30.95%),克柔假丝酵母菌3例,其他4例。按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进行分组,分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组和白假丝酵母菌组。白假丝酵母菌组母亲泌尿生殖系感染率、真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均为27.27%,高于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组(分别为7.69%、0.00%),白假丝酵母菌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率低于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组(22.73% vs 69.23%),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组血小板计数低于白假丝酵母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产儿真菌血症感染病原菌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白假丝酵母菌为主,母亲孕期生殖系感染易导致白假丝酵母菌血症的发生,白假丝酵母菌血症早产儿更易患真菌性脑膜炎;PICC置管更易导致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血症的发生,血小板的下降更明显。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2017, 16(9):833-83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10

      摘要 (120) HTML (0) PDF 864.00 Byte (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某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微生物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4年间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 986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48例,104例微生物培养阳性,阳性率为70.27%。共分离病原菌197株,其中胸内吻合口瘘52株(占26.40%),颈部吻合口瘘145株(占73.60%);革兰阴性菌127株(占64.47%),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62株(占31.4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草绿色链球菌为主,真菌8株(占4.06%);混合菌感染者49例(47.12%)。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在17.86%~47.62%,对多粘菌素B耐药率为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氨曲南耐药率均>70%,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50.00%;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均>50.00%,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均为0,其中金黄色葡糖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均>60%,肠球菌属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为100.00%。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合并感染影响患者的预后,定期对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为最初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有利于早期治疗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全血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辅助诊断价值探讨

      2017, 16(9):837-84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11

      摘要 (140) HTML (0) PDF 941.00 Byte (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价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TBIGRA)对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治疗的5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验组)及56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对照组)的TBIGRA、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脑脊液TBDNA的检查结果,计算各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TBIGRA、脑脊液培养、脑脊液TBDNA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灵敏度分别为87.5%(49/56)、19.6%(11/56)、60.7%(34/56),特异度分别为89.3%(50/56)、100.0%(56/56)、76.8%(43/56)。TBIGRA诊断结核脑膜炎的灵敏度高于脑脊液TBDNA检查和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且TBIGRA特异度高于脑脊液TBDNA(89.3%>76.8%),三者两两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脑脊液培养确诊的11例病例中,有10例TBIGRA阳性,阳性率为90.9%(10/11);45例临床诊断+抗结核治疗有效的病例中,TBIGRA阳性39例,阳性率为86.7%(39/45)。结论TBIGRA协助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其检查方便、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RANTES、MCP-1和SDF-1β在正常人体和AIDS患者体内含量的对比研究

      2017, 16(9):841-844.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12

      摘要 (97) HTML (0) PDF 874.00 Byte (2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RANT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β(SDF1β)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和正常人体内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月某院收集的38例AIDS患者作为AIDS组,38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RANTES、MCP1、SDF1β水平,并根据病毒载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AIDS组患者血清中RANTES、MCP1、SDF1β水平分别为(1 392.55±227.69)、(450.91±103.04)、(104.82±22.52)pg/mL,均高于健康组[分别为(120.58±55.87)、(74.25±33.62)、(39.04±11.43)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IV病毒载量4≤Log(VL)<5、Log(VL)≥5的 AIDS患者血清中RANTES水平分别为(1 470.34±155.01)、(1 408.29±181.54)pg/mL,均高于Log(VL)<4组患者[(1 183.12±174.54)pg/mL];HIV病毒载量4≤Log(VL)<5的 AIDS患者血清中MCP1、SDF1β水分别为(537.93±89.32)、(149.31±18.05)pg/mL,高于Log(VL)≥5组[分别为(410.26±80.57)、(81.53±20.31)pg/mL]和Log(VL)<4组患者[分别为(381.71±77.26)、(72.90±21.6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IDS患者血清RANTES、MCP1、SDF1β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毒载量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 MTS法与仪器MIC法检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的差异

      2017, 16(9):845-848.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13

      摘要 (118) HTML (0) PDF 960.00 Byte (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临床分布特点,分析菌株产酶情况及验证替加环素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分析某院2015年1—12月临床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53株CRKP的药敏结果,对目标菌株进行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同时采用EDTA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使用MIC测试条(MTS)确认仪器MIC法中替加环素药敏结果。结果53株CRKP科室分布主要为重症监护病房(ICU)14株,占26.42%,烧伤科13株(24.53%);标本来源主要为痰23株(43.40%),创面分泌物15株(28.30%);年龄分布主要为≥60岁患者,检出35株(66.04%)。CRKP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最高(96.2%)。经改良Hodge试验确认有48株产碳青霉烯酶,阳性率90.6%,同时15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仪器MIC法判读为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经MTS法验证后均应判读为敏感。结论该院CRKP主要产碳青霉烯酶,其中部分菌株可产2类不同的β内酰胺酶;替加环素在药敏试验中对CRKP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经仪器MIC法检测为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须进行MTS法确认。

    • 大瓶装医用超声耦合剂卫生状况调查

      2017, 16(9):849-85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14

      摘要 (147) HTML (0) PDF 913.00 Byte (3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大瓶装医用超声耦合剂卫生状况。方法2012年2月—2016年4月,通过现场随机抽样检测方法,对某妇女儿童专科医院使用的大瓶装医用超声耦合剂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抽取样本170份,合格25份,合格率为14.71%。来源部门主要为住院病房(58.24%)及手术部门(21.76%);各部门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开启前后的耦合剂污染率均达8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145株病原菌,其中未开启的大瓶装耦合剂中检出18株,已开启的检出127株。开启前后主要污染菌均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别占83.33%、54.33%,启用后的污染菌还有铜绿假单胞菌及黏质沙雷菌(各占15.75%),复合污染菌中均含黏质沙雷菌。结论大瓶装医用超声耦合剂细菌含量超标严重,生产商应严格质量控制标准,医疗机构在使用中应采取有效清洁消毒措施。

    • 非糖尿病肺类鼻疽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7, 16(9):852-854.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15

      摘要 (122) HTML (0) PDF 887.00 Byte (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类鼻疽病是一种由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致人畜共患的地方性传染病,已被认为是发生致命性肺炎和脓毒症的主要病因之一。本文报道分析1例肺类鼻疽疾病的诊疗经过,并对其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类鼻疽疾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

    • 一起宰杀流浪羊所致布鲁菌感染暴发的报告

      2017, 16(9):855-857.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16

      摘要 (138) HTML (0) PDF 854.00 Byte (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布鲁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布鲁菌病的及时诊治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5年1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疗效指标。结果8例患者均接触了同一只流浪羊并参与宰杀;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0岁;均有多汗、乏力等症状,7例出现发热,6例出现腰痛,3例出现四肢肌肉酸痛,2例有咳嗽。8例患者血液中均培养出布鲁菌,特异性抗体滴度1∶200到1∶1 600不等。经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疗程6周后均康复,观察6个月后未再复发。结论布鲁菌病临床表现不典型,需仔细询问流行病学史,结合病原学加以早诊断、早治疗。

    • 晨交班科室培训可提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认知率

      2017, 16(9):858-861.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17

      摘要 (152) HTML (0) PDF 866.00 Byte (2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评价晨交班科室培训方式对提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水平的培训效果。方法2016年7月11—22日某院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利用晨交班时间,进入新建的8个临床科室和1个检验室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培训,培训前、当场培训后和培训三个月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需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共239名,其中医生85名(35.6%),护士150名(62.8%),技师4名(1.7%)。医务人员最想了解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为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85.6%);医务人员最想获取医院感染知识的渠道为感控专职人员进入科室培训(87.1%)。医院感染知识总知晓率培训前、当场培训后、培训三个月后分别为45.1%、96.7%、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培训三个月后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手卫生时机、隔离措施具体项目及医疗废物分类的认知率均低于当场培训后(均P<0.001)。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平均得分当场培训后和培训三个月后均高于培训前(P<0.001);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平均得分培训三个月后较当场培训后下降(P<0.001)。结论利用晨交班时间进入临床科室进行培训可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认知率。

    • 多重耐药菌所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治疗及预后

      2017, 16(9):862-865.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18

      摘要 (152) HTML (0) PDF 868.00 Byte (3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MDRO)所致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治疗情况,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169例VAP病例,其中MDRO感染组125例及非MDRO感染组44例。MDRO感染组分为MDRA组(对选用抗菌药物均耐药)78例和MDRB组(对选用抗菌药物至少一种敏感)47例。分析比较各组间抗菌药物选用及预后情况。结果VAP气道内分泌物共分离病原菌242株,其中MDRO 173株(71.49%)。VAP主要的病原菌有克雷伯菌属(66株)、铜绿假单胞菌(64株)、不动杆菌属(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7株)、大肠埃希菌(17株),其中MDRO占各菌的比率为68.18%、50.00%、91.67%、88.89%、76.47%。MDRO感染组较非MDRO感染组预后差,MDRA组预后最差(P<0.001)。VAP患者持续发热、白细胞升高及肺部炎症进展亦提示预后不佳(均P<0.001);治疗有效患者发病前、起始和培养后敏感抗菌药物的使用均高于病情恶化的患者(均P<0.001),而昏迷、早发VAP、多种细菌感染对VAP患者无预后意义(均P>0.05)。结论VAP患者MDRO感染高发,使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可改善预后。

    • 2011—2015年某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017, 16(9):866-869.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19

      摘要 (164) HTML (0) PDF 920.00 Byte (2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2011—2015年某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常见感染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011年4月26日、2012年4月25日、2013年5月14日、2014年9月9日、2015年8月12日为调查日,调查当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将调查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次现患率调查共调查患者5 165例,医院感染患者132例、13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2.56%、 例次现患率2.67%。平均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ICU),高达22.58%。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8.70%),其次是泌尿道(12.32%)、上呼吸道(10.14%)及皮肤软组织(5.07%)等。共检出病原菌4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0株,占66.67%)。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45.27%,5次现患率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1.48%、43.89%、37.81%、39.43%、44.79%。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以治疗用药为主(包括治疗+预防),占78.27%;联合用药方面以单一为主,占81.27%。结论连续5年现患率调查,使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更加全面了解该院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患者、重点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和实施符合该院实际情况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 手术器械管理标准操作规程视频教学培训效果评价

      2017, 16(9):870-87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20

      摘要 (174) HTML (0) PDF 852.00 Byte (3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标准操作规程(SOP)视频在微创器械清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起某院实施规范化管理,采用SOP视频讲解为主的方式进行培训,对比培训实施前(2014年)和开始实施后(2015年)的器械缺损率、灭菌包合格率及手术部门人员满意度,评价管理效果。结果实施SOP后器械缺损率从实施前的6.19%降至0.99%,灭菌包合格率从实施前的90.03%提高至98.34%,手术人员满意度从实施前的80.00%提高至97.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SOP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器械缺损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学习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经验交流
    • 不同季节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及其病原菌

      2017, 16(9):873-875.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21

      摘要 (159) HTML (0) PDF 804.00 Byte (2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季节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及其病原菌构成,为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院2012—2014年开展的胆囊或胆管手术、颅脑手术、阑尾手术、疝手术、直肠或结肠手术5种常见外科手术的病例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5 746例手术患者,218例发生切口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为3.79%,2012—2014年不同季节5种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检出病原菌218株,居前3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4.86%)、铜绿假单胞菌(22.02%)、金黄色葡萄球菌(16.97%),其中多重耐药菌47株(21.5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27株(12.3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6.88%),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5株(2.29%)。结论季节因素对手术部位感染无明显影响。采取完善感染监控体系,进行微生物培养及针对性的应用抗菌药物,改进手术方法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才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的关键。

    • 综述
    •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2017, 16(9):876-880.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22

      摘要 (169) HTML (0) PDF 893.00 Byte (3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第一次被分离,并迅速蔓延至整个美国、欧洲及其他地方[1]。美国国家医疗保健安全网络2009—2010年监测数据显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占所有医院感染的20%,其中VRE占3%[2]。我国某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15 946例住院患者送检的腹腔感染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屎肠球菌检出率(15.06%)位居前五,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占检出多重耐药菌的8.26%[3]。VRE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VRE血流感染病死率高[2],是长期透析的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仅次于心血管并发症[5]。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感染形势愈加严重,不同地区VRE流行状况不同,VRE的易感因素包括抗菌药物使用史、住院史、VRE感染患者接触史、VRE定植史,而采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加强环境卫生、积极监测及隔离感染患者等措施,能有效预防VRE感染。本文将VRE的流行现状及其防控措施进行综合概述。

    • 多种干预措施对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作用

      2017, 16(9):881-886.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23

      摘要 (210) HTML (0) PDF 947.00 Byte (4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是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在ICU的传播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难题之一[2],许多学者对MDRO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及其效果进行了研究,现综述如下。

    • 标准.规范.指南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WS 310.1—2016

      2017, 16(9):887-892. DOI: 10.3969/j.issn.1671-9638.2017.09.024

      摘要 (161) HTML (0) PDF 864.00 Byte (3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