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18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无锡市某医院老年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2019, 18(1):1-5.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877

      摘要 (329) HTML (276) PDF 871.00 Byte (4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无锡市某医院老年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血流感染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6年该院年龄≥ 65岁门急诊及住院患者血培养数据及其临床资料,应用WHONET 5.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15 102份血标本检出病原菌7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56.13%、37.74%及6.13%。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20.16%、10.90%、7.90%;血培养阳性菌株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187株,25.4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7.5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5%;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50%,其中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69.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4.38%,低于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为91.38%、100.0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属细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3.03%和6.06%。结论 老年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占优势,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高于MRSA,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高于万古霉素。

    • 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同源性

      2019, 18(1):6-1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992

      摘要 (171) HTML (924) PDF 1.04 K (3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某院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同源性。方法 收集2016年1-12月分离自该院临床送检感染标本的335株醋酸钙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ACB)非重复菌株,采用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分析鉴定到种,比较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PCR方法检测3种细菌OXA-51基因,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的同源性。结果 335株ACB包括皮特不动杆菌18株,医院不动杆菌23株和鲍曼不动杆菌284株,其他不动杆菌10株。鲍曼不动杆菌和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分离患者间ICU入住率、侵入性操作情况、肺部感染率、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鲍曼不动杆菌。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均未见OXA-51基因扩增阳性,284株鲍曼不动杆菌OXA-51基因PCR检测均阳性。RAPD技术将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分为4个不同的克隆,同源性分析显示,克隆A和克隆F分别为皮特不动杆菌、医院不动杆菌的流行株。结论 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应被视为与鲍曼不动杆菌不同的临床菌株而区分对待,OXA-51基因扩增可以考虑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的快速鉴定。应加强对皮特不动杆菌和医院不动杆菌的监控。

    • 基于机器学习的CatBoost模型在预测重症手足口病中的应用

      2019, 18(1):12-1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918

      摘要 (198) HTML (190) PDF 1.00 K (3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探究CatBoost模型在预测重症手足口病(HFM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郑州市某医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住院部诊治的2 983例HFMD患儿,使用R 3.4.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构建CatBoost模型和其他普通模型,评估CatBoost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最终构建的CatBoost模型,预测正确率可达87.6%,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位居第二(83.8%),其他(决策树、支持向量机、logistic回归、贝叶斯网络)模型预测正确率<80%。CatBoost算法模型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高(分别为0.866、80.80%、92.33%),其中居前3位的预测变量依次为呕吐、肢体抖动和病原学结果。结论 CatBoost模型可以用于预测重症HFMD,相比于其他传统算法,具有较高的预测正确率和诊断价值。

    • 不同类别重症监护病房持续3年医院感染前瞻性目标性监测

      2019, 18(1):17-2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4234

      摘要 (288) HTML (155) PDF 799.00 Byte (4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类别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器械使用率及其相关感染发病率。方法 收集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5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6个不同类别ICU患者医院感染前瞻性目标性监测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类别ICU持续3年共监测患者21 485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77%,例次发病率为7.33%,持续3年医院感染发病率、例次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以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调整日发病率和调整例次日发病率最高。所有不同类别的ICU持续3年中央血管导管、导尿管、呼吸机使用率分别为31.65%、77.07%、26.08%;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分别为2.90‰、2.08‰、5.37‰;CLABSI发病率以呼吸ICU最高(4.85‰),CAUTI发病率以儿科ICU最高(5.53‰),VAP发病率以神经外科ICU最高(9.33‰)。居前3位的医院感染部位分别为下呼吸道(36.00%)、血液(17.52%)、胃肠道(13.08%),居前3位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7.74%)、肺炎克雷伯菌(13.18%)、铜绿假单胞菌(7.76%)。结论 应根据不同类别ICU的医院感染特点,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 青海省某三甲医院2010-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019, 18(1):22-2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830

      摘要 (255) HTML (187) PDF 796.00 Byte (3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青海省某院2010-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病历调查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2017年各年份该院某日的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感染病原体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培养送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8次横断面调查共调查住院患者12 446例,发生医院感染488例,555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92%,例次现患率为4.46%。各年份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93%~5.70%。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为58.72%;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279例次)。各年份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98,P<0.01),由2010年的55.56%下降至2017年的16.05%。抗菌药物使用以治疗用药为主(65.74%),治疗用药所占比率逐渐下降;以一联用药为主(91.52%),2011-2017年三联及以上用药比率均为0。各年份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8,P<0.05)。共检出病原体203株,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占67.98%(138株),革兰阳性(G+)菌占25.62%(52株),其余为真菌及其他病原体。结论 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较平稳,抗菌药物使用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逐步得到规范,需密切关注ICU、神经外科、血液科等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 模拟牙体预备操作时的喷溅范围与合理布局

      2019, 18(1):27-3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880

      摘要 (203) HTML (198) PDF 1.01 K (3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测量口腔诊疗中模拟牙体预备使用手机时产生喷溅物的喷溅范围,以确定口腔诊室中牙科综合治疗台的卫生安全距离,设置屏障的合理位置及安全高度。方法 选取某三级综合性医院口腔科诊室模拟口腔牙体预备,采用5%亚甲蓝溶液作为喷溅物染色指示剂,使用载玻片采集口腔诊疗过程中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喷溅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确定喷溅范围。结果 口腔牙体预备使用手机时,水平方向最远喷溅距离为1 600 mm,距操作诊疗约1 000 mm处的垂直方向喷溅高度达1 800 mm。结论 无物理屏障的2台牙科综合治疗台间最佳安全距离应大于1 600 mm,两牙科综合治疗台间物理隔断最小高度应不低于1 800 mm。

    • 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多指标联合诊断模型的建立

      2019, 18(1):32-3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663

      摘要 (168) HTML (291) PDF 993.00 Byte (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诊断的多指标线性判别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某院细菌性脑膜炎(226例)和无菌性脑膜炎患者(255例)的14项实验室检查,将有意义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0.7的项目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建立多指标联合诊断线性判别模型。选取26例脑膜炎患者的数据,验证判别模型的判别能力。结果 两组脑膜炎患者11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脑脊液白细胞计数(C-WBC)、脑脊液葡萄糖浓度(C-Glu)、血葡萄糖浓度(B-Glu)、脑脊液血糖比例(C/B-Glu)及脑脊液乳酸(C-Lac)5项指标的AUC均>0.7。通过线性拟合获得判别模型:Y=-0.268×C-Glu+0.127×B-Glu+0.24×C-Lac-0.722×C/B-Glu+0.00000638×C-WBC-0.866,拟合5项指标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ROC曲线AUC为0.907,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80.0%。26例脑膜炎患者的数据验证判别模型效果,结果显示,模型判别的准确率与特异度均较高(90.0%、81.2%),一致率达84.6%。结论 利用多指标联合诊断可以有效地区分细菌性脑膜炎与无菌性脑膜炎,更好地解决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问题。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IL-10分泌水平的研究

      2019, 18(1):37-4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594

      摘要 (110) HTML (156) PDF 857.00 Byte (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汉族、维吾尔族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损伤(ATDLI)患者IL-10分泌量,比较两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ATDLI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患者IL-10的分泌量。比较两个民族以及两个民族不同性别、不同肝损伤程度的患者血清IL-10的表达量。结果 共收集ATDLI汉族组患者100例,维吾尔族组患者135例。维吾尔族组ATDLI患者IL-10分泌量[(56.30±17.24)pg/mL]高于汉族组[(45.81±11.0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汉族轻度、中度及重度肝损伤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44.73±9.10)、(47.39±10.58)、(49.52±13.21)pg/mL;维吾尔族轻度、中度及重度肝损伤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52.30±15.24)、(56.84±13.71)、(58.62±14.38)pg/mL。组间比较显示,IL-10的分泌量汉族、维吾尔族中重度肝损伤组患者均高于轻度肝损伤组患者(均P<0.05)。结论 ATDLI患者IL-10分泌量随肝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ATDLI患者IL-10分泌量维吾尔族高于汉族。

    • 血清降钙素原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评估价值

      2019, 18(1):42-4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900

      摘要 (136) HTML (250) PDF 794.00 Byte (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血清降钙素原(PCT)升高与尚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临床基础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15年2月-2017年1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PCT水平分为PCT升高组及PCT正常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后的临床基础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T升高的原因;比较入院后规范治疗48 h后的效果、30 d内全因死亡/再住院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593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其中PCT正常组521例,PCT升高组72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率增快、肺水肿、白细胞计数、血尿素氮(BUN)与PCT升高呈正相关,白细胞计数相关性最大[OR=2.19(95%CI:1.76~2.73),P<0.001];而血红蛋白及血清蛋白与PCT的升高呈负相关。标准化治疗48 h后,PCT正常组有67.9%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高于PCT升高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PCT升高组患者30 d全因死亡/再住院率(30.6%)高于PCT正常组(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尽管心力衰竭程度一致,但血清PCT水平升高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治疗效果差、预后不佳,提示可能存在未诊断或者潜在的细菌感染。

    • 贵港市大龄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2019, 18(1):47-5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764

      摘要 (162) HTML (154) PDF 808.00 Byte (2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贵港市大龄女性性工作者(OFSWs)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该人群梅毒防控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2010-2016年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在贵港市各女性性工作者(FSWs)哨点抽取调查对象,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使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FSW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匿名咨询调查,同时采血检测其梅毒等感染情况。结果 共调查贵港市2 851名OFSWs,以在婚/同居、外省户籍、汉族、小学文化程度以及低档场所来源为主,中位年龄41(四分位间距:38~45)岁。2 851名OFSWs中,梅毒、HIV和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33%、2.84%和1.89%;有5.02%在最近一年诊断过性病,88.46%在最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57.42%在最近一个月的商业性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和同伴教育干预服务的OFSWs分别为87.93%和34.86%。多因素分析发现,低档场所、壮族、文盲、年龄≥ 35岁、未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干预服务、HIV和HCV抗体检测阳性为OFSWs感染梅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贵港市OFSWs梅毒感染情况严峻,低档场所、壮族、文盲、年龄≥ 35岁、未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干预服务、HIV和HCV抗体检测阳性的OFSWs感染梅毒的风险较高。应加强该人群安全套宣传和发放等干预服务,提高该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率,对梅毒、HIV和HCV等性传播疾病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 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2019, 18(1):53-58.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919

      摘要 (211) HTML (149) PDF 857.00 Byte (3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关于医院感染MDR-AB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因医院感染MDR-AB而死亡的患者(死亡组),对照组为医院感染MDR-AB但未死亡的患者(存活组),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各自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后,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个研究,共1 204例医院感染MDR-AB患者,其中死亡组474例,存活组7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D=3.99)、低蛋白血症(OR=2.1)、机械通气(OR=4.23)、气管插管/切开(OR=2.5)、深静脉置管(OR=2.21)、移植术后(OR=3.12)、入院APACHE Ⅱ评分高(MD=2.33)是MDR-AB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医院感染MDR-AB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纷繁复杂,需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 基于乘积季节性ARIMA模型对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预测研究

      2019, 18(1):59-63.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911

      摘要 (142) HTML (168) PDF 1.03 K (2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建立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预警模型,预测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为早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贵州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率数据,构建乘积季节性ARIMA(p,d,q)×(P,D,Q)s模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诊断,选择最优预测模型。利用构建的最佳模型对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率进行预测,并对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以该院2014-2017年神经内科月度医院感染发病率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获得最优预测模型ARIMA(2,1,2)×(1,1,1)4。以2018年1-5月数据作为模型预测验证样本,结果显示,模型预测值的动态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实际发病率均在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内。用此模型对2018年6-12月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病率作预测,预测结果显示预测值均位于95%的置信区间内。结论 ARIMA(2,1,2)×(1,1,1)4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率变化趋势,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 肾功能受损对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降钙素原的影响

      2019, 18(1):64-68.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362

      摘要 (114) HTML (231) PDF 873.00 Byte (2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肾功能对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院2014年5月-2017年11月双份血培养结果阳性且在血培养前后12 h内行血清PCT检查的病例,按照血培养病原菌革兰染色结果和肾功能水平进行分组,分为革兰阳性(G+)菌肾功能正常组、G+菌肾功能受损组(含重度受损组),革兰阴性(G-)菌肾功能正常组、G-菌肾功能受损组(含重度受损组)。分别比较组间PCT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CT水平对肾功能损伤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感染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 G+菌肾功能正常组23例、受损组27例(含重度受损组11例),G-菌肾功能正常组63例、受损组74例(含重度受损组23例)。G+菌、G-菌肾功能正常组与肾功能受损组患者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菌肾功能正常组患者PCT水平为[2.63(0.58~9.28)]ng/mL,低于G-菌肾功能重度受损组患者的[18.23(8.55~49.72)]ng/mL(P<0.001)。依据其PCT折点将G-菌肾功能正常组与重度受损组患者的Ccr分为两部分(PCT水平>4.26 ng/mL和PCT水平≤ 4.26 ng/mL)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664(P=0.009)。Ccr以71.81 mL/min为临界值时,患者PCT水平受到肾功能重度损伤影响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51.2%。结论 当患者肾功能重度受损合并G-菌血流感染时,其PCT水平较肾功能正常患者判断脓毒血症的阈值(>0.5 ng/mL)需进一步提高。

    • 新内镜中心验收过程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2019, 18(1):69-73.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795

      摘要 (236) HTML (174) PDF 788.00 Byte (3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新内镜中心验收过程中模拟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查找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方法 新内镜中心验收中采用人工和全自动机清洗方法模拟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对终末漂洗用纯水及清洗消毒后内镜进行微生物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不合格原因并针对性进行改进。结果 纯水供给管道消毒前后内镜终末漂洗用纯水检测合格率分别0、100%,染菌量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200(186,213)、1.5(0,6)CFU/1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酶液浓度调整前后人工清洗消毒内镜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0.00%、91.67%。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AER)自身消毒前后,自动清洗消毒机空载运行后水标本检测合格率分别为30%、100%,染菌量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97.5(8,175)、4(1.75,6.00)CFU/1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管腔疑似有生物膜形成的内镜用2 000 mg/L过氧乙酸消毒后,合格率达100%。结论 新内镜中心纯水供给管道未消毒、内镜清洗环节中酶液浓度错误、AER未进行自身消毒、内镜管腔生物膜形成是此次新内镜中心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性改进后,问题得到解决。为保障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医疗机构应积极重视新内镜中心启用前的验收工作,消除造成内镜消毒不合格的危险因素。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隐球菌感染一例及文献复习

      2019, 18(1):74-78.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4009

      摘要 (160) HTML (162) PDF 909.00 Byte (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隐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部隐球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第8天出现发热,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移植第21天,患者出仓,复查肺部CT提示左下肺感染。移植第38天,患者仍反复发热,伴有咳嗽、咳痰,结合病情考虑诊断为移植后肺部隐球菌等特殊病原体感染可能性大。停用伏立康唑,改为氟康唑注射液(0.6 g,qd),继续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阿米卡星抗细菌感染治疗。加用氟康唑3 d后,患者体温高峰下降。移植第55天,患者体温正常,治疗有效。患者肺部感染痊愈,白血病完全缓解。结论 临床医生应分析引起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热的原因,积极寻找病原学证据,及时采取经验性诊治。

    • 耳廓苏黎世放线菌病首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9, 18(1):79-8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4024

      摘要 (139) HTML (666) PDF 1.00 K (4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某院收治的一例放线菌化脓性耳廓软膜炎的诊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患者因右耳廓急性红肿、疼痛2 d入院,入院当天即行耳廓脓肿切开引流,脓液送细菌培养。4 d后脓液培养结果回报为苏黎世放线菌,诊断为右耳廓苏黎世放线菌病。随后相继使用大剂量青霉素G静脉滴注、阿莫西林口服,共治疗3个半月,耳廓红肿消退、未变形或遗留瘢痕,停药后继续随访3个月无复发。提示苏黎世放线菌感染需早诊断,大剂量、足疗程的抗菌药物治疗,脓肿形成时及时切开引流,可避免因漏诊而未得到及时治疗导致的外耳廓瘢痕、畸形以及功能的损伤。

    • 综述
    • 我国边远地区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和管理模式探讨

      2019, 18(1):83-88.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508

      摘要 (183) HTML (866) PDF 1.00 K (3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在分析中国边远地区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现状基础上,从医疗废物收集、隔离包装、贮存、运输、处置等方面阐述了中国边远地区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存在的问题及需求,并根据中国边远地区医疗废物产生和排放特性,针对边远地区运输距离远、处置技术缺乏、环境风险大、不易监督等特点,从其全过程管理角度出发,提出了可适用的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及管理模式。

    • 膦甲酸钠临床联合用药的研究概况

      2019, 18(1):89-9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193734

      摘要 (149) HTML (316) PDF 779.00 Byte (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膦甲酸钠为广谱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有效阻断多种DNA病毒的复制,如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乙型肝类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其相关感染等。膦甲酸钠临床上常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发挥全面抗病毒作用。本文对膦甲酸钠临床联合用药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疱疹、乙型肝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治疗,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等。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