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0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COVID-19专栏
    • 新冠肺炎有效防护培训形式研究

      2020, 19(5):1-5.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6812

      摘要 (135) HTML (0) PDF 400.00 Byte (2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人防护用品穿脱培训的有效形式。方法 将医务人员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视频培训;第二组:现场演示培训;第三组:一对一实操培训)进行个人防护用品穿脱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三组人员进行考核,评价培训效果。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步骤考核采用评分表评分和定性的方法(脱防护服之前涂荧光粉以判断脱时荧光粉是否沾染衣服或皮肤的定性方法)考核。结果 每组考核169人,第三组考核合格率为85.21%,高于第二组(56.21%)、第一组(34.32%);护理、医技、医疗三类岗位中,以护理人员考核合格率最高(71.57%,141/197),医技人员合格率最低(42.11%,64/152);在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步骤考核中,以佩戴医用口罩的密合性试验、脱连体防护服+手卫生合格率最低(分别为64.69%、60.95%)。三组培训成员、三类不同岗位类别,以及穿、脱个人防护用品各步骤考核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荧光定性检测合格率为69.43%。结论 一对一实操的培训优于现场演示和视频培训,培训时应着重强调医用防护口罩的密合性试验,脱防护服时避免其污染衣服或皮肤。

    •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援鄂医疗队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经验总结

      2020, 19(5):1-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6370

      摘要 (107) HTML (0) PDF 446.00 Byte (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医疗队驰援湖北进行医疗救援,感染控制(感控)人员是援鄂医疗队不可或缺的力量。做好感控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队员被感染的风险。本文基于实践,总结援鄂医疗队中感控人员开展感控工作的经验,包括成立感控小组、进行感控培训、制定驻地感控措施、感染和暴露的监测处置、优化三区布局和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流程、督导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指导清洁消毒、制定各项疫情时期的感控制度,以及督导临床感控问题等方面。

    • 专家共识
    • 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手术室感染防控专家共识

      2020, 19(5):385-39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7170

      摘要 (285) HTML (2652) PDF 1.65 K (8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手术室的感染防控与管理,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诊疗方案、技术指南、指引,以及国家感染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参考全国手术室护理管理现有经验,并结合我国感染控制专家的管理建议,制定我国《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手术室感染防控专家共识》。本共识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手术患者感染防控的特点,从手术前准备、手术中防控、手术后防控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手术室的感染防控与管理提供临床指导。

    • 专家论坛
    • 湖南省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建议

      2020, 19(5):393-397.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6847

      摘要 (117) HTML (243) PDF 899.00 Byte (2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湖南省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采取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防控和救治举措,确诊病例的总体治愈率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此次新冠肺炎的暴发也暴露出了湖南省公共卫生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人员经费投入不足、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突出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意见:深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为公共卫生事业提供人才支撑;完善公共卫生人才准入原则与使用办法;加大公共卫生的政府投入,提高人员待遇保障;完善公共卫生人员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增强人员工作效率和发展高质量公共卫生服务等。

    • COVID-19专栏
    • 新冠肺炎医疗队医务人员感染防控相关需求调查

      2020, 19(5):398-403.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6548

      摘要 (225) HTML (180) PDF 876.00 Byte (4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调查驰援武汉抗疫医务人员对正确穿脱防护用品了解情况以及疫区感染防控知识需求。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依托网络平台对安徽省驰援武汉抗疫医疗队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相关需求及心理负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625名医务人员,调查对象以女性为主(66.88%),年龄主要为30~39岁(57.60%)。医疗队员来源科室主要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科(分别为151、131名)。在疫区实践操作培训前有590名(94.40%)医务人员接受过防护用品理论和操作视频培训,但还有35名(5.60%)之前未接受过相关培训。在对医院感染监控人员依赖情况的调查中,6个条目的回答结果中希望医院感染监控人员给予指导帮助的均占98%以上。66.08%的医务人员在疫区实践操作前有担心害怕的感觉,71.68%的医务人员存在可能暴露后的恐惧和心理阴影,91.20%的医务人员希望建立一个医院感染的心理咨询平台,91.36%的医务人员在疫区实践操作培训后担心害怕的感觉减轻。护理专业人员在疫区实践操作培训前有担心害怕的感觉、存在可能暴露后的恐惧和心理阴影、希望建立一个医院感染的心理咨询平台的比率(68.76%、74.19%、92.84%)均高于临床及影像专业人员(59.26%、65.43%、86.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院感染监控人员在医疗队员入岗前进行穿脱防护用品实操演示培训,建立标准流程,指导落实驻地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消毒方法与注意事项,能够明显减轻医务人员的心理负担,使其掌握科学的防控方法,降低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群众居家隔离防护依从性及其对焦虑程度的影响

      2020, 19(5):404-41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6559

      摘要 (158) HTML (183) PDF 1022.00 Byte (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暴发期间群众居家隔离防护依从性及其对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星发送问卷到微信及朋友圈,以滚雪球的方式进行匿名线上调查,调查时间为2020年2月4—6日。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居家隔离防护知-信-行问卷,以及SAS焦虑自评量表调查群众居家隔离防护依从性及焦虑程度。结果 共调查454名人员。被调查人员SAS焦虑程度平均得分为(38.74±8.46)分,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信-行调查得分分别为:知识知晓程度(24.70±3.96)分,信念态度(12.75±1.10)分,行为依从性(65.54±5.02)分;行为依从率为93.63%。不同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群、家中居住人口数量、是否接触感染者或疑似患者人群的SAS焦虑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群的行为依从性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S焦虑程度与信念态度、行为依从性呈负相关(P<0.01);知识知晓程度与信念态度呈正相关(P<0.01);信念态度与行为依从性呈正相关(P<0.01)。结论 群众居家隔离防护期焦虑情绪较明显,并与群众居家隔离防护知识知晓程度、信念态度、行为依从性有着紧密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 论著
    • 无锡市某院老年男性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2020, 19(5):411-41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4127

      摘要 (168) HTML (193) PDF 942.00 Byte (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老年男性患者尿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其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老年男性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共收集尿路感染病原菌2 745株,标本阳性率较高的科室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分别为52.75%、48.70%和43.63%。其中革兰阴性(G-)菌1 377株(50.16%),革兰阳性(G+)菌814株(29.65%),真菌554株(20.19%)。检出菌株数居前5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487株,17.74%)、屎肠球菌(256株,9.33%)、铜绿假单胞菌(253株,9.22%)、白假丝酵母菌(250株,9.11%)及粪肠球菌(216株,7.87%)。泌尿外科检出大肠埃希菌(115株,23.52%)、铜绿假单胞菌(88株,35.06%)和粪肠球菌(77株,35.65%)最多,ICU检出屎肠球菌(38株,14.84%)和白假丝酵母菌(83株,33.20%)最多。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23%、5.59%、15.02%;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为3.49%、6.16%、8.62%;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23.78%、16.78%、12.59%。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4.30%、4.69%;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0.46%、2.78%、3.24%。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38株,检出菌株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该院老年男性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其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及呋喃妥因较敏感。老年男性患者尿路感染居前五位病原菌科室分布存在差异,临床经验治疗应参考老年男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的科室分布及耐药特点,从而针对性选用抗菌药物。

    • 单纯血浆置换与双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半剂量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2020, 19(5):417-425.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6251

      摘要 (98) HTML (270) PDF 1.43 K (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单纯血浆置换(PE)与双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半剂量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PE与DPMAS+PE治疗重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应用STATA/SE 15.1软件对符合纳入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819例患者,其中394例患者采用单纯PE治疗,425例患者采用DPMAS+PE联合治疗。PE、DPMAS+PE治疗在对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酸氨基转移酶、白细胞、总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氯离子、钠离子的影响方面,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DPMAS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小板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SMD=-0.33,95%CI:-0.51~-0.15,P<0.001;SMD=-0.27,95%CI:-0.45~-0.09),P=0.003);PE+DPMAS组治疗后的钾离子高于PE组(SMD=-0.29,95%CI:-0.49~-0.10,P=0.003)。结论 PE、DPMAS+PE均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病情,且PE+DPMAS可有效减少血浆用量,对钾离子、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的影响更小。有条件尤其是血浆不够的情况下,DPMAS+PE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较好的选择。

    • 贵港市老年HIV/AIDS患者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2020, 19(5):426-43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5195

      摘要 (121) HTML (181) PDF 1.04 K (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贵港市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择年龄≥50岁的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生存时间的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5 397例研究对象中,死亡2 466例,其中艾滋病相关死亡931例。累计观察164 122.77人月,艾滋病相关死亡率为5.67/1 000人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29.680个月(95%CI:127.513~131.846),确诊后第12、36、60、9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1%、78%、77%、7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汉族、AIDS、以性接触为主的感染途径、低CD4+T细胞水平及未检测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ART)均是影响老年HIV/AIDS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论 贵港市老年HIV/AIDS的生存率低,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须针对该类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死亡风险,延长生存时间。

    •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TREM-1/DAP12通路关键信号节点的表达

      2020, 19(5):433-43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5608

      摘要 (91) HTML (152) PDF 1.24 K (2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TREM-1/DAP12蛋白的表达及该通路与炎症反应的潜在关联。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病例组(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REM-1、DAP12表达进行检测。构建RSV感染人支气管上皮(NHBE)细胞的体外细胞模型,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分为对照组、RSV感染组、RSV+siRNA-Control组和RSV+siRNA-TREM-1组,并对细胞中TREM-1、DAP12的表达及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轻症组、重症组儿童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因子含量、PBMCs中TREM-1、DAP12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均P<0.05)。RSV感染组、RSV+siRNA-Control组TREM-1、DAP12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RSV+siRNA-TREM-1组(均P<0.05)。RSV+siRNA-TREM-1组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含量均低于RSV感染组、RSV+siRNA-Control组(均P<0.05)。结论 TREM-1/DAP12信号通路在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高表达。RSV诱导NHBE细胞高表达TREM-1,沉默TREM-1可以下调DAP12表达,抑制炎症因子分泌。

    • 81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2020, 19(5):440-44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6276

      摘要 (108) HTML (217) PDF 904.00 Byte (3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某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且出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起病时出生后日数,以及血培养、脑脊液(CSF)培养结果分成不同组,比较不同组新生儿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 81例新生儿居前4位的临床表现依次为发热(88.89%)、意识改变(37.04%)、吃奶差(24.69%)、前囟张力增高(23.46%),早发型组(起病日龄≤出生后7 d)吃奶差的发生率高于晚发型组(起病日龄>出生后7 d)(P<0.05);检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E.coli)和B族链球菌(GBS)为主;E.coli组CSF葡萄糖含量比GBS组更低(P<0.05);CSF培养阳性尤其是CSF和血培养均阳性的新生儿CSF压力和蛋白含量均更高(均P<0.05);6例新生儿在起病24 h内行第1次腰椎穿刺术的结果为CSF白细胞数在正常范围内,其中4例新生儿在第1次腰椎穿刺术48~72 h后复查CSF白细胞数明显增高;79例新生儿完善了头颅MRI或CT检查,发现7例(8.86%)新生儿出现并发症,其中5例CSF和/或血液中检出病原菌。结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新生儿出现发热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即使CSF常规、生化正常也不能排除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应及时进行CSF复查检测。

    • 某市2014—2018年不同类型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分析

      2020, 19(5):447-45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5257

      摘要 (95) HTML (163) PDF 862.00 Byte (2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某市不同类型的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市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类学校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期间学校共报告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41起,报告病例2 444例,罹患率为2.96%。5年间学校诺如病毒感染罹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以小学暴发疫情数最多(25起,占60.97%);大专院校罹患率最高为5.10%,不同类型学校罹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期间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报告时间间隔为4 d,疫情持续时间为7 d;不同类型的学校疫情报告时间间隔、疫情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疫情报告时间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s=0.73,P<0.01)。结论 小学是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大专院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防控工作亟待加强。

    • 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外科术后肺炎流行病学调查

      2020, 19(5):451-45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5954

      摘要 (125) HTML (186) PDF 992.00 Byte (2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对术后肺炎患者三间分布和病原学进行描述,了解某三甲医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炎的特点,初步探寻术后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该院2014—2018年手术患者术后肺炎发生情况。结果 2014—2018年该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炎例次发病率为0.19%~0.25%,平均发病率为0.22%,病死率为17.62%。不同年份、季度、月份间术后肺炎发病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脏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是该院术后肺炎发病率居前三位的科室。小于1岁婴儿术后肺炎发病率(1.36%)最高,30~39岁患者术后肺炎发病率(0.01%)最低,术后肺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出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男性术后肺炎发病率高于女性(χ2=52.37,P<0.001)。术后肺炎患者标本分离病原菌中76.52%(163/213)为革兰阴性菌,常见的是鲍曼不动杆菌(27.23%)、铜绿假单胞菌(14.55%)、肺炎克雷伯菌(12.21%),术后肺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30.99%(66/213)。结论 该院术后肺炎发病率低,心脏外科、神经外科和胸外科是术后肺炎高发科室,婴儿、高龄患者、男性患者是术后肺炎的高危人群,术后肺炎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且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

    • 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影响因素及直接经济损失

      2020, 19(5):457-46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5784

      摘要 (102) HTML (195) PDF 937.00 Byte (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损失,为其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以及卫生经济学研究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眼科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患者作为病例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性别相同、年龄、入院时间相近的术后非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1:3配比。对患者基础疾病及手术情况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日数及各项住院费用。结果 共调查眼科手术24 867例,发生感染性眼内炎25例,发病率为0.10%。不同年份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青光眼、眼外伤史、入住日间病房是眼科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眼外伤史、入住日间病房是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中位住院日数分别为12、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总住院费用中位数分别为10 477.97、8 042.60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床位费、护理费、西药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尿病、眼外伤、入住日间病房为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眼内炎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 不同术前头皮清洁方式对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

      2020, 19(5):462-465.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5470

      摘要 (121) HTML (200) PDF 860.00 Byte (2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的术前头皮清洁方式对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神经外科某治疗组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追踪观察、随访。2016年1—12月的患者为对照组,其头皮清洁方式为常规的术前1 d清洁; 2017年1—12月的患者为干预组,增加头皮清洁的频次,改为术前3 d、术前1 d、手术当日3次清洁。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SSI情况。结果 共调查颅脑手术患者544例,对照组265例,干预组279例。干预组患者SSI发病率为2.51%(7/279),低于对照组的6.04%(16/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4)。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日数为(21.21±7.83)d,高于干预组的(18.78±8.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P=0.001)。住院费用方面,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49 356.07±46 725.34)元,干预组为(48 846.29±32 650.03)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P=0.88)。结论 严格的头皮清洁,保持头皮卫生,有助于减少神经外科SSI的发生。

    • 不同手卫生方式及干手措施对手卫生效果的影响

      2020, 19(5):466-46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5535

      摘要 (206) HTML (199) PDF 861.00 Byte (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调查不同手卫生方式和干手措施对手卫生效果的影响,提高手卫生质量。方法 选择河南省8所哨点医院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方式及干手措施,比较不同手卫生方式及干手措施的手卫生微生物检测合格率。结果 共调查医护人员699人次,执行手卫生者572人次,手卫生依从率为81.83%。洗手是最常用的手卫生措施,占39.34%。监测结果显示,采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的合格率最高,为97.92%,不同手卫生方式的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03,P<0.001)。干手措施以自然风干为主(79.37%),一次性纸巾、自动风干机和其他方式所占比率分别为14.69%、1.75%和4.20%。不同干手措施后的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洗手组和先洗手后卫生手消毒组别中,均为使用一次性纸巾干手后的合格率最高,分别为80.70%、96.30%。结论 涂抹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效果可靠,最佳干手措施应首选一次性干手纸巾。

    •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101例临床分析

      2020, 19(5):470-47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5731

      摘要 (115) HTML (213) PDF 870.00 Byte (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PJP规范诊治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凉山州布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AIDS合并PJ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胸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转归等资料。结果 101例AIDS合并PJP患者中,78.2%(79例)为中青年男性,72.3%(73例)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主要经性接触传播。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进行性呼吸困难(69例)、发热(17例)、咳嗽(15例)等。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PaO2<60 mmHg),外周血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为(527.4±85.7)U/L。合并其他肺部感染(细菌或结核)现象常见(34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明显(<200个/μL,90例),细胞免疫功能损伤严重。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样影,可见从肺门开始的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间质浸润。结论 AIDS合并PJP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呼吸系统损伤最常见,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影响AIDS合并PJP预后的关键。

    • 支气管结石并曲霉菌感染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0, 19(5):475-48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5578

      摘要 (118) HTML (143) PDF 1.04 K (2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目的 分析支气管结石并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某医院收治的支气管结石并曲霉菌感染病例1例,并检索相关数据库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本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咯血,胸部CT表现为团块影及邻近支气管狭窄,周围有渗出性病灶,被误诊为肿瘤/结核并肺部感染,后经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支气管结石并曲霉菌感染,抗真菌及抗感染治疗后病灶吸收好转。以"支气管结石"和"曲霉"为关键词检索,未检索到中文文献,共有5篇外文文献,均来自亚洲4国,患者以女性多见,病灶以右侧多见,4例治疗后好转,1例死亡。结论 支气管结石并曲霉菌感染为临床罕见病,尤其是出现咯血表现或合并阻塞征象时易误诊、误治,支气管镜及胸部CT是发现支气管结石的重要手段,而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结果,病变肺叶切除及支气管镜取石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辅助抗真菌治疗的必要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综述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2020, 19(5):481-48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06740

      摘要 (105) HTML (192) PDF 892.00 Byte (4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以肺部病变为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该病毒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COVID-19短时间内扩散到全国,3月11日WHO宣布COVID-19已构成全球大流行。实验室检测是确诊COVID-19的重要依据,对于该病的治疗和防疫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对COVID-19实验室临床诊断技术相关进展进行整理综述。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