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共识
    • 安全采集成人静脉血标本共识

      2021(9):775-78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8315

      摘要 (287) HTML (553) PDF 1.30 M (4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提升静脉血标本采集质量,预防采血操作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医疗卫生工作者、患者/献血者和社会安全,中华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规范,国家医院感染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诊疗指南及最佳实践证据,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国内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安全采集成人静脉血样。本共识通过评估静脉血样采集对医务人员、患者/献血者和社会的风险,根据高风险环节确定规避风险的安全操作流程。本共识主要从个人防护用品、采血细化步骤、意外事件处理、质量指标监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安全采集成人静脉血标本提供临床指导。

    • 论著
    • 我国各类医疗机构部分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现状

      2021(9):782-787.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1496

      摘要 (332) HTML (237) PDF 815.75 K (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医疗机构部分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的现状,为提高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的可操作性,实现医疗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1 574所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核查和统计分析。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34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5.45%。病原体培养物、标本、菌种、毒种保存液以及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的处置合格率分别为93.75%(1 261/1 345)和98.66%(1 327/1 345);人体组织器官交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医疗机构占68.21%(826/1 211),普通产妇胎盘签订同意书后医院统一处置或自行带走的占97.45%(916/940),死胎交殡仪馆处置的占72.13%(678/940);仅55.74%(510/915)的医疗机构将批量过期的化疗药物或细胞毒性药物交给有资质的机构处理,少量剩余疫苗主要按普通感染性废物处置(88.34%,932/1 055);批量废弃的病理性废液、消毒剂、化学试剂交由专业危废中心处置的分别占30.38%(322/1 060)、25.42%(257/1 011)、35.57%(350/984);人体组织器官、死胎、批量过期的化疗药物或细胞毒性药物、批量废弃的病理性废液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处置方式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普通患者的氧气湿化瓶,一次性止血带、消毒剂、化学试剂空瓶、一次性鞋套、固定石膏、一次性被罩、床单、枕套主要作为医疗废物处理;纸、塑料类外包装以及普通患者的尿不湿、卫生巾主要作为生活垃圾处理;将一次性输液瓶(袋)和一般青霉素等玻璃药瓶作为可回收废物的医疗机构分别占77.18%和45.21%。 结论 病理性、药物性、化学性医疗废物分类处置问题突出,医疗机构其他常见废弃物,如未被污染的氧气湿化瓶、一次性用品、试剂空瓶、固定石膏等废弃物的分类处置方式未统一,需要进一步规范。

    • 糖尿病对COVID-19疾病进展及预后的影响

      2021(9):788-79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7967

      摘要 (122) HTML (113) PDF 875.63 K (1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合并糖尿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从而确定糖尿病是否是COVID-19疾病进展及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浙江省2020年1月17日—2月7日确诊为COVID-19的856例住院病例,其中64例合并糖尿病,对合并糖尿病及未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治疗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所收集的64例糖尿病患者年龄(58.1±11.2)岁,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 < 0.001),起病时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89.1%)、咳嗽(71.9%)、咳痰(39.1%)及乏力(25.0%),其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肌肉酸痛(P=0.047)。与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血清中与炎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P < 0.05),重症病例的比例也更高,且更容易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 < 0.01)。在调整了吸烟和性别因素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到达复合终点(包括因病情进展进入ICU、休克、机械通气及死亡)风险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组,危险比(HR)为3.50,95%置信区间(CI)为1.51~8.11。 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年龄大,重症病例比例高且更容易导致严重不良结局,应该将糖尿病视为COVID-19疾病进展和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 北京市乳腺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 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监测结果

      2021(9):795-80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8430

      摘要 (135) HTML (110) PDF 950.04 K (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乳腺癌根治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通过北京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对全市83所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乳腺癌根治/改良根治术前瞻性监测,应用SPSS 20.0软件对SSI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纳入2012—2017年监测数据库中8 248例病例,发生SSI 62例,发病率为0.75%。糖尿病、手术后入住过ICU、手术时长和ASA评分是乳腺癌根治/改良根治术患者SSI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相较于非糖尿病患者SSI的风险增加(OR=2.99,95%CI:1.33~6.73);术后入住过ICU的患者发生SSI的风险是未入住过ICU的5.72倍(OR=5.72,95%CI:1.68~19.45);手术时间每增加1 h,术后感染的风险增加27%(OR=1.27,95%CI:1.11~1.46);ASA评分每高一个级别,SSI的风险将增加54%(OR=1.54,95%CI:1.01~2.35)。 结论 多中心大样本的目标监测提示2012—2017年北京地区乳腺癌手术后SSI发病率较低。糖尿病、入住过ICU、手术时间和ASA评分应作为预判SSI的重要因素,在综合考虑影响患者SSI的因素后制定个性化预防策略。

    • 2006—2020年广州市儿童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

      2021(9):801-80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8422

      摘要 (119) HTML (109) PDF 1.04 M (1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广州市儿童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科学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06—2020年广州市0~14岁儿童肺结核发病报告数据,分析疾病的三间分布,同时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发病率趋势分析。 结果 共报告0~14岁儿童肺结核1 397例,占全人口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的0.66%,报告发病率由2006年的7.31/10万降至2020年的2.90/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3.90%(AAPC=-3.90,95%CI:-5.64~-2.13),男性年均下降速度(AAPC=-4.74,95%CI:-6.77~-2.66,P < 0.01)较女性年均下降速度(AAPC=-2.86,95%CI:-4.78~-0.91,P < 0.01)更快;城区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年均下降4.14%(AAPC=-4.14,95%CI:-5.99~-2.24,P < 0.01),农村儿童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趋势(β=-0.02,t=1.00,P=0.34),但总体报告发生率略低于城区儿童;0~2岁组和10~14岁组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生率相对较高,除10~14岁组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趋势外,其他年龄组儿童均呈下降趋势。 结论 广州市0~14岁儿童肺结核报告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农村儿童以及10~14岁组儿童下降趋势不明显,需重点加强此类儿童结核病防控工作。

    • 重症监护病房连续11年器械相关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2021(9):807-81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8425

      摘要 (163) HTML (117) PDF 864.67 K (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特点,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0年1月—2020年12月对该院ICU开展医院感染连续目标性监测,分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监测结果。 结果 11年共收治患者4 901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400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8.16%,调整后的患者日感染率为4.14‰。不同年份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随年份变化呈下降趋势(P < 0.01)。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为主(占46.08%),器械相关感染160例次,其中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占66.25%。VAP发病率为8.64‰,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2.37‰,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为1.51‰,不同年份器械使用率有所降低,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随年份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均P < 0.05)。共检出病原菌2 19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2.61%)。 结论 器械相关感染仍是ICU医院感染的重点,应持续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 2016—2019年河北省儿童血培养检出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

      2021(9):813-82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7770

      摘要 (103) HTML (78) PDF 961.50 K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74所医院2016—2019年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方法 应用WHONET软件回顾性分析45所三级医院、29所二级医院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剔除重复菌株后,2016—2019年儿童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菌株共7 591株,革兰阳性菌占71.7%,革兰阴性菌占28.3%。在本研究定义的4个年龄段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占比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多。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7.8%~35.5%。4年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由12.9%上升至30.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呈下降趋势(由81.7%下降至75.2%)。 结论 河北省儿童住院患者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与成人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不同,病原菌存在年龄分布差异,临床经验性治疗儿童血流感染时应注意儿童血培养的特点。

    •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管理成效序贯分析

      2021(9):822-82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8424

      摘要 (173) HTML (90) PDF 1.02 M (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旨在评估采取感染控制干预措施预防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管理成效。 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2010年1月—2020年12月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CLABSI预防控制的国内研究,提取原始研究中的报告数据,合并OR值及95%置信区间(CI),并对干预方式进行归纳。 结果 共检索263篇研究,其中142篇纳入最终分析,近十年CLABSI预防控制成效显著(OR=0.26,95%CI:0.24~0.29),约68.53%的CLABSI是可预防的,研究间无异质性,总涉及43 614例患者,远超过试验序贯分析界值。 结论 近十年国内CLABSI预防控制成效显著,无需进行更多试验证明,日后可根据2021版指南开展后续质量改进研究,进一步降低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

    • 两步法与六步法卫生手消毒的效果比较: 一项随机对照交叉试验

      2021(9):827-83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8423

      摘要 (181) HTML (272) PDF 990.64 K (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简化版两步法卫生手消毒与《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推荐的六步法卫生手消毒对医务人员手部自然菌的去除效果有无差异。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32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采用两步法,对照组采用六步法,前后两个阶段相互交叉进行试验,间隔一天洗脱期,比较卫生手消毒前后两组医务人员手部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后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1,消毒效果均合格,两组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后菌落数下降量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比较两种卫生手消毒方法对细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3)。 结论 两步法卫生手消毒与六步法卫生手消毒效果一致,且两步法耗时更短,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器官保存液培养阳性率、病原菌分布及临床意义研究

      2021(9):832-837.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8427

      摘要 (76) HTML (80) PDF 823.99 K (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器官保存液(PS)微生物培养结果与受者移植后感染情况。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2020年12月上海某三甲医院485例器官移植患者器官PS微生物培养结果,根据器官PS培养结果将受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阳性组依据不同菌株进一步分组,分析不同组患者移植后3个月内的感染情况。 结果 485例器官移植患者中,221例PS培养阳性,阳性率为45.57%,其中单一菌种142例(64.25%),2种菌54例(24.43%),≥3种菌25例(11.31%)。共分离病原菌327株,居前3位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7株,20.49%)、肺炎克雷伯菌(37株,11.31%)和大肠埃希菌(27株,8.26%)。分离出常见多重耐药菌47株(14.37%),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20株(42.55%),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18株(38.29%)。阳性组患者移植后感染率(12.22%,27/221)数值高于阴性组(6.82%,18/2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3种菌组患者移植后感染率为32.00%(8/25),高于单一菌组的9.15%(13/142)(P=0.004);CRKP、白念珠菌阳性组患者移植后感染率分别为45.00%(9/20)、21.74%(5/23),均高于其他病原菌组的8.20%(15/183)(P值分别为 < 0.001、0.034)。 结论 常规监测器官PS培养结果对移植后感染防控具有指导意义,若PS培养CRKP、酵母菌或念珠菌阳性,建议立即进行相应抗感染的治疗。

    • 基于优化的信息化监测软件开展血液透析事件监测

      2021(9):838-843.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8435

      摘要 (82) HTML (103) PDF 821.99 K (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事件(DE)监测,获得门诊血液透析患者DE发生率,验证通过优化的信息化监测软件开展DE监测的有效性。 方法 基于优化的信息化监测软件,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每月前2个工作日内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调查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血管通路感染及血培养结果阳性情况,监测DE发生情况。 结果 共监测5 393例门诊血液透析患者,发生DE 206例,发生率为3.82/100患者·月。使用优化后的监测软件对DE监测发现,按照不同DE事件类型比较,软件更新后血管通路部位DE发生率升高(0.70/100患者·月VS 0.10/100患者·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按照不同血管通路类型比较,软件更新后其他血管通路类型DE发生率下降(4.19/100患者·月VS 4.60/100患者·月),而隧道式和非隧道式导管DE发生率升高(11.79/100患者·月VS 2.64/100患者·月,13.20/100患者·月VS 7.33/100患者·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019年8月患者DE发生率最高(9.51/100患者·月),监测期间DE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至2020年7月,下降至1.05/100患者·月。 结论 DE发生率高,通过优化后的信息化监测软件进行监测切实可行,可有效获得感染相关基线数据,发现感染防控薄弱点,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 骨科手术后血流感染疑似暴发事件的调查

      2021(9):844-84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1434

      摘要 (158) HTML (92) PDF 813.05 K (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某医院骨科患者手术后发生疑似血流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医院感染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该院2020年7月16—18日手术后发生寒战、高热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对患者及其周围环境和物品检出菌进行药敏测试,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 共发现骨科4例阴沟肠杆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例,发病时间集中,病原菌药敏结果相似。共采集61份环境标本,有26份检出细菌,阳性率42.62%。8份批号为2020071**的等渗冲洗液均检出阴沟肠杆菌,2份批号为2020061**的等渗冲洗液均未检出细菌。12株阴沟肠杆菌的MLST结果是ST1190型1株、ST531型2株、ST547型2株、ST290型1株、ST777型3株、ST422型1株、ST1032型1株、ST717型1株,存在同种同源的阴沟肠杆菌。 结论 该院骨科患者发生手术后血流感染疑似暴发事件,可能与手术所用的新批次等渗冲洗液在运输或生产过程中被污染有关。医院要加强一次性外来医疗用品的监管,定期抽检无菌物品,检测合格才予以放行,降低外源性感染风险,防止相关血流感染事件的暴发。

    • 2018—2020年某市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2021(9):850-85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1367

      摘要 (141) HTML (100) PDF 803.06 K (1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周口市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周口市9所医院2018—2020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共收集95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6%,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43例次,占76.8%)。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医院感染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日数高于非医院感染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胆碱酯酶活性降低、重度中毒、昏迷、侵入性操作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菌药物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机械通气、慢性呼吸道疾病史、免疫抑制剂使用史和抗菌药物使用史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以减少其医院感染的发生。

    • 综述
    • 国外血液透析机构医院感染暴发的研究现状: 1987—2021年

      2021(9):855-863.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8431

      摘要 (148) HTML (154) PDF 858.87 K (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血液透析患者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不仅可能发生经血传播病原体的感染,还可能发生细菌、真菌和其他病毒所致的感染。血液透析操作众多,过程复杂,多种原因可导致感染暴发。本文通过在PubMed上检索血液透析暴发相关的文献,总结分析1987年至今国外血液透析机构医院感染暴发情况,以期为今后的血液透析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和监管提供参考。

    • 养老机构流行性感冒防控策略研究进展

      2021(9):864-868.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18426

      摘要 (132) HTML (102) PDF 806.12 K (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老年人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危人群。在老年人聚集的养老机构容易出现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这不仅使老年人住院率和病死率增高,影响其生命质量,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也会加重养老机构的照护负担。本文就国内外养老机构在流感疫苗接种、医院感染管理、流感监测和抗病毒药物预防的防控策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养老机构更好地进行流感防控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