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0卷第1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压疮感染的预防、诊断与治疗要点

      2023(11):1279-128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613

      摘要 (166) HTML (1053) PDF 1.05 M (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压疮合并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和最新指南,总结压疮的分类、压疮感染风险评估、压疮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为临床压疮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 论著
    • 重症监护病房近13年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2023(11):1282-129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647

      摘要 (182) HTML (713) PDF 1.02 M (3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开展重症监护病房(ICU)目标性监测,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某院2010年5月—2022年12月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目标性监测,对患者医院感染率、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医院感染部位和手卫生依从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ICU共收治患者8 998例,医院感染率为10.35%,例次感染率为14.66%,调整例次感染率为3.72%。不同年份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呼吸机、导尿管置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使用率分别为57.56%、95.92%、79.14%,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分别为10.62‰、3.08‰、0.65‰。呼吸机使用率从2010年的37.12%上升到2022年的72.35%,VAP发病率从23.36‰下降至5.61‰。CAUTI和CLABSI发病率趋于较稳定水平。共检出病原菌1 673株,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4.79%)、肺炎克雷伯菌(18.35%)、铜绿假单胞菌(10.5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81%)和大肠埃希菌(2.75%)。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率位于前3位的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83.8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6.37%)、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50.29%);MDRO医院感染率前3位分别为CRAB(6.39%)、CRKP(2.56%)、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1.0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55.80%)为主,其次为泌尿系统(16.53%)、血液系统(16.38%)、消化系统(6.75%)等。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2010年5—12月的62.25%上升至2022年的87.86%。速干手消毒剂和洗手液消耗量从2013年的65.66 mL/日·床上升至2022年的95.49 mL/日·床。 结论 近13年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有利于帮助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发生趋势,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某三级儿童医院10年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资料分析

      2023(11):1291-1297.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654

      摘要 (122) HTML (557) PDF 981.80 K (2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其职业安全防护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2022年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上报的643例儿科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分析,包括职业暴露基本情况、暴露部位、暴露环节、暴露原因、暴露后应急处理及随访情况。 结果 儿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者以护士为主(86.00%),年龄≤25岁(64.39%)、工龄<5年(77.76%)发生职业暴露占比较高,职业暴露发生最多的科室为急诊科(27.53%),职业暴露全年发生高峰集中在6—8月。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法改进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的实施,2013—2022年该院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95.79,P<0.001)。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89.89%),暴露部位以手部为主(91.44%)。暴露环节/操作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整理或清洗物品/器械(38.41%)、采血(16.95%)、拔针(14.15%)。儿童专科医院职业暴露源以无血源性传播病原体为主(71.38%),操作时因他人意外误伤占一定比率(18.66%)。 结论 儿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影响因素复杂,应根据其暴露特点进行根因分析,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部位和重点季节的关注,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 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设现况调查报告

      2023(11):1298-130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3811

      摘要 (87) HTML (339) PDF 953.98 K (2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设现况,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方法 从8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展线上调查。 结果 共123所妇幼保健机构的数据纳入统计分析,其中97.56%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98.33%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感染监控专题会议;87.81%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立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该部门92.68%由院长或副院长直接领导;90.24%妇幼保健机构的病区设立了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数量符合要求的妇幼保健机构占比52.03%,专职人员数量和专业结构均符合要求的比率仅为11.38%。纳入调查的12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中有9项在妇幼保健机构中建立的比率超过90%。 结论 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但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某院91例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病例分析及耐药性变化

      2023(11):1305-131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645

      摘要 (136) HTML (498) PDF 970.74 K (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现状、临床用药情况及PA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院2021年1月—2022年11月下呼吸道PA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基本特征、感染情况、治疗科室、感染部位、临床用药和药敏结果等相关信息。 结果 共选取91例患者,其中≥80岁的患者64例(70.33%),72例(79.12%)发生医院感染。除PA外,送检标本同时检出最多的菌株是肺炎克雷伯菌(17.98%),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6.23%)和草绿色链球菌(14.47%)。治疗下呼吸道PA感染,应用频次最高的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美罗培南,分别占67.03%、58.24%、58.24%。使用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后,PA对两者的耐药率分别由32.69%、40.38%上升至69.23%、63.46%。 结论 持续使用抗菌药物与PA耐药性迅速产生相关,根据患者临床指征及药敏检验结果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 基于AHP-风险矩阵构建手术后肺炎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2023(11):1312-1318.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298

      摘要 (77) HTML (326) PDF 1.00 M (2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构建外科科室手术后肺炎风险评估定量指标体系,基于定量指标体系构建群体手术后肺炎风险评估模型。 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初拟手术后肺炎发生后果严重程度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和邀请国内15名医院感染、临床和护理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咨询,采取界值法进行指标筛选,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风险矩阵构建群体手术后肺炎风险评估模型。 结果 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3.33%和100%,权威系数为0.842和0.891,协调系数为0.370和0.425。手术后肺炎发生后果严重程度指标体系包括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手术后肺炎预后、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呼吸机依赖、手术后肺炎病死率、手术后肺炎增加ICU接诊量。利用手术后肺炎发病率和发生后果严重程度指标体系构建风险矩阵。 结论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风险矩阵构建群体手术后肺炎风险评估模型,为实现医院感染风险定量化评估提供客观评价依据。

    • 早产儿口腔菌群在机械通气不同时间点的定植及影响因素

      2023(11):1319-132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195

      摘要 (72) HTML (243) PDF 959.40 K (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早产儿口腔菌群在机械通气不同时间点的定植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21年7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97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检测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0、12、24、48、72 h的口腔菌群,分析口腔菌群定植与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 结果 共采集早产儿口腔菌群检测标本485份,口腔菌群检测阳性127份,检出率为26.19%。不同时间点口腔菌群检出率与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r=0.292,P<0.01);两两比较,0 h分别与24、48、72 h,以及12 h分别与48、72 h口腔菌群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7例早产儿中65例存在口腔菌群定植,定植率为67.01%,检出菌株14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4株(64.38%),革兰阴性菌52株(35.62%);居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口腔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溶血葡萄球菌。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72 h内开奶和使用抗菌药物与口腔菌群定植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1 500 g (OR=0.102,95%CI: 0.017~0.634)、72 h内开奶(OR=0.290,95%CI: 0.107~0.783)为口腔菌群定植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 结论 采用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应于治疗24 h内尽快检测口腔菌群,并根据菌群变化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尽早给予母乳喂养或使用母乳进行口腔护理。若不能获得母乳,可采用捐献人乳或早产儿配方奶于72 h内开奶。

    • 63所医院ICU护士对呼吸机管路更换频率的认知与行为现状调查

      2023(11):1325-1332.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461

      摘要 (86) HTML (326) PDF 1008.29 K (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江苏省各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对呼吸机管路的管理认知与行为, 为规范临床医务人员管理呼吸机管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运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ICU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最终回收问卷575份, 有效回收率93.57%。共有来自13个城市63所医院538名ICU护士参与调查。共调查4种医院使用中的呼吸机管路类型, 分别为一次性双加热呼吸管路(49所, 77.78%)、一次性麻醉呼吸管路(46所, 73.02%)、一次性单加热呼吸管路(34所, 53.97%)和可重复消毒硅胶管路(22所, 34.92%)。共调查12种医院使用中的呼吸机管路品牌, 其中以Fisher & Paykel(28所, 44.44%)最多, 其次为Comen(18所, 28.57%)。44.61%(240/538)的ICU护士表示除了在呼吸机管路有可见污染和出现故障时进行更换外, 还会根据临床经验判断呼吸机管路是否需要更换; ICU护士认为间断停机(79.93%)、多重耐药菌感染(84.20%)和雾化吸入治疗(83.83%)会/可能会对呼吸管路使用时长产生影响; 21.00%(113名)的ICU护士知晓其科室2021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 结论 临床使用的呼吸机管路类型和品牌较多, 没有统一呼吸机管路更换频率, 目前更换频率以7 d居多, 建议根据医院或科室的护理流程和规范更换呼吸机管路。

    • 成组闭环+AB角色管理模式在应急重症混编隔离护理单元的应用

      2023(11):1333-133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183

      摘要 (71) HTML (321) PDF 985.27 K (2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成组闭环+AB角色管理模式在应急重症隔离护理单元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6日—2023年1月30日某院临时重症隔离病房6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成组闭环护理+AB角色管理模式应用于新组建的应急重症护理单元,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护士满意度调查, 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基于此模式管理下, 护士工作整体满意度为92.60%, 成组闭环护理模式及AB角色管理模式满意度均为96.30%。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病率为3.10‰,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均为0。 结论 成组闭环+AB角色管理模式在应急重症混编护理单元的应用, 优化了护理管理流程, 激发了团队凝聚力, 提升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从而提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 促进患者安全。

    • 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2023(11):1340-134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458

      摘要 (156) HTML (573) PDF 942.91 K (2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 方法 选取某大型三甲医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呼吸ICU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 观察并分析应用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前后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各项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变化。 结果 应用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后, 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含医生、护士和保洁)及整体手卫生依从率均提高(P<0.05);试验组医院感染发病率和多重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应用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环境/定植耳念珠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2023(11):1345-135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436

      摘要 (79) HTML (353) PDF 1.21 M (2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离、鉴定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及患者体表定植的耳念珠菌, 并分析其药物敏感性。 方法 对存在耳念珠菌感染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内96处环境和14例患者体表采样及培养, 培养产物经质谱、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 并经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确认菌种。检测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判断其药物敏感性。 结果 质谱鉴定出16株耳念珠菌, 其中, 环境检出8株, 患者体表定植8株, Vitek 2 Compact系统仅鉴定出其中的5株。16株环境/定植分离株经测序证实为耳念珠菌, 与耳念珠菌南亚分支(Ⅰ)的基因组具有高度相似性。16株耳念珠菌的药敏结果基本一致, 均对两性霉素和氟康唑耐药, 均对5-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敏感, 对伊曲康唑敏感或中介。 结论 耳念珠菌感染患者可引起环境污染和其他患者体表定植, 建立针对环境/定植耳念珠菌的有效监测方法有助于开展感染控制工作。

    • 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降低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实践

      2023(11):1351-1357.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300

      摘要 (109) HTML (361) PDF 1.03 M (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以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为核心的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在降低儿童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中的成效。 方法 建立AMS团队, 分析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的原因。以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20限定日剂量数(DDDs)为目标, 结合现状提出综合改进策略, 比较改进前后该院抗菌药物相关指标, 分析AMS改进的效果。 结果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2021年的24.83 DDDs逐步下降至2022年的19.06 DDDs, 23个科室中21个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出现下降。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微生物送检率从82.01%提升至89.09%, 抗菌药物使用率从45.74%下降至43.63%, 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率由27.21%下降至24.18%, 而医院感染例次率从3.18%下降至2.66%, 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从12.45%下降至10.99%, Ⅰ类切口感染发病率未发生变化。 结论 以AMS为核心的抗菌药物管理体系行之有效, 能促进儿童专科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品管圈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在提高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灭菌质量中的应用

      2023(11):1358-1363.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168

      摘要 (88) HTML (296) PDF 1.03 M (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品管圈(QCC)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对提高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灭菌质量的效果。 方法 分析某院2019年8月—2022年7月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灭菌情况, 其中2019年8—12月为QCC实施前, 2020年1月开始实施基于QCC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案, 2020年1月—2022年7月为QCC实施后。比较不同时间段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灭菌故障发生率及灭菌质量。 结果 2019年8—12月、2020年、2021年、2022年1—7月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分别使用514、1 245、2 174、1 289次。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灭菌故障发生率2019年8—12月为7.78%, 实施QCC活动后2020年为2.57%, 2021年为1.47%, 2022年1—7月为0.85%。不同年份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灭菌故障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656, P<0.001)。不同时间段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清洁、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3.740、66.558、84.675, 均P<0.001)。实施QCC活动后的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 均有逐年增高趋势。 结论 基于QCC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案能明显降低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灭菌故障发生率, 提高灭菌质量。

    • 应用中断时间序列设计评估某三甲专科医院强化感控措施对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2023(11):1364-136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2306

      摘要 (60) HTML (368) PDF 1.15 M (2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医疗机构响应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变化趋势, 为医疗机构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状态下感染预防与控制(简称感控)应急化响应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方法 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某三甲专科医院医院感染日发病率, 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通过分段回归分析定量评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强化感控措施对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结果 2018—2019年强化感控措施干预前该院基线医院感染日发病率为1.44‰(95%CI: 1.35‰~1.53‰); 2020年1月—2021年6月干预后医院感染日发病率为0.94‰(95%CI: 0.88‰~1.02‰)。2019年12月强化感控措施启动后医院感染日发病率立即下降, 短期效果显著(aIRR=57.60%, 95%CI: 46.84%~70.66%, P<0.001);其后医院感染日发病率逐渐上升, 长期斜率为100.08%(aIRR=100.08%, 95%CI: 100.04%~100.12%, P<0.001)。干预后每月实际新发医院感染例数与模型预测无干预情况下新发感染例数标准化感染比(SIR)显示, 除2020年1月(SIR: 0.62, 95%CI: 0.41~0.91, P=0.013)、2月(SIR: 0.51, 95%CI: 0.31~0.78, P<0.001)、3月(SIR: 0.37, 95%CI: 0.21~0.61, P<0.001)、7月(SIR: 0.48, 95%CI: 0.29~0.75, P<0.001)外, 其余月份医院感染日发病率较干预前无明显差异。 结论 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强化感控措施能在短时间内显著降低每月医院感染日发病率, 但该效果随时间延长逐渐消失并趋于回归干预前水平, 造成干预效果呈V字形的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

    • 一对一实操培训与考评对提高床单位消毒效果的研究

      2023(11):1370-137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3295

      摘要 (83) HTML (309) PDF 962.77 K (2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对保洁员一对一实操培训与多维度评价对床单位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5个病区10名保洁员开展2轮一对一实操培训, 分别于培训前、第1次培训后、第2次培训后共三轮采用多项指标评价床单位消毒的操作过程与消毒效果。结果 一对一实操培训后与培训前比较, 自然菌平均杀灭率由51.95% 提高至91.85%(P<0.05), ATP检测值下降百分率由45.00% 提升至82.50%(P<0.05), 荧光标记清除率由55.00% 提高至85.00%(P<0.05), 消毒操作规范执行率由62.00% 提高至92.00%(P<0.05)。结论 对保洁员开展一对一实操培训与考评, 能明显提高床单位消毒效果,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病房保洁员上岗前应至少进行一次一对一实操培训, 以保证消毒效果。

    • 病例报告
    • 艾滋病合并惠普尔养障体与耶氏肺孢子菌混合感染1例

      2023(11):1377-138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176

      摘要 (92) HTML (273) PDF 1.02 M (2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惠普尔养障体(TW)是革兰阳性杆菌, 为条件致病菌, 引起的疾病称惠普尔病。TW肺炎是TW感染所致的肺炎, 相对罕见, 且临床症状无特异性, 采用传统病原菌培养法难以检测, 在临床上较易误诊。本文报告一例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确诊并成功救治的TW合并耶氏肺孢子菌感染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重症肺炎病例, 根据mNGS结果不断调整抗菌治疗方案及抗炎治疗, 最终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海分枝杆菌感染误诊为坏疽性脓皮病报告1例

      2023(11):1381-1383.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390

      摘要 (69) HTML (265) PDF 1.05 M (2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68岁男性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腕背处多发无痛性黄豆大小红斑、丘疹, 蔓延至上臂1年余, 于外院诊断为坏疽性脓皮病等, 并给予免疫抑制治疗; 3个月前, 右上肢红斑及疼痛加剧, 伴破溃, 某院皮肤损伤组织病理检测提示符合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出海分枝杆菌, 故确诊为海分枝杆菌感染。本文就该例海分枝杆菌感染病例进行报告, 旨在提高临床对海分枝杆菌感染的认识, 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

    • 综述
    • 过氧化氢气体灭菌生物监测失败原因及应对策略

      2023(11):1384-139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399

      摘要 (82) HTML (377) PDF 977.69 K (2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过氧化氢气体灭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低温灭菌技术, 但该灭菌技术存在材料兼容性和穿透力限制, 生物监测失败率高。本文通过文献回顾, 全面深入地探讨过氧化氢气体灭菌在生物监测失败(包括真阳性、假阳性、假荧光阴性反应)方面的原因及原理, 帮助专业人员分析、判断生物监测失败原因, 并为降低失败率提供思路和参考。

    • TMAO与"肾-肠轴"的关系研究进展

      2023(11):1391-1397.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4236

      摘要 (76) HTML (361) PDF 1.10 M (2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氧化三甲胺(TMAO)是由肠道菌群对膳食化合物胆碱、肉碱与甜菜碱进行转化而来。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脂饮食增加了TMAO的产生, 肠道菌群作为一个桥梁, 经其代谢产生的TMAO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本综述主要集中在肠道菌群在TMAO产生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TMAO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肠道菌群通过TMAO影响肾脏和肠道在"肾-肠轴"中的作用, 以及从"肾-肠轴"出发探讨TMAO与肾肠和腹泻之间的关系, 对揭示TMAO通过炎症机制以及氧化应激过程影响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 标准·规范·指南
    • 医院隔离技术标准WS/T 311—2023

      2023(11):1398-141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33818

      摘要 (148) HTML (434) PDF 1.36 M (2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