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23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Peg-IFN治疗NAs经治HBeAg阴性CHB患者的疗效分析及预测

      2024, 23(6):665-673.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4224

      摘要 (71) HTML (679) PDF 0.00 Byte (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NAs经治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白细胞介素(IL)-28B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HBeAg阴性的CHB患者,以Peg-IFNα-2b联合NAs治疗为研究组,NAs单药继续治疗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的第12、24、48周的临床疗效,以及第72周患者持续应答及复发情况,并采用PD-1及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评估HBeAg阴性CHB患者对干扰素治疗应答的价值。 结果 在治疗的第48周,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应答率[52.05%(38/73)]高于对照组[1.64%(1/61),P<0.05];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中基线HBsAg<100 IU/mL相较于HBsAg≥1 000 IU/mL、HBsAg<1 000 IU/mL相较于HBsAg≥1 000 IU/mL的患者治疗第48周应答率均更高(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中HBsAg基线水平(OR=1.004, 95%CI: 1.001~1.006)和治疗第24周HBsAg下降幅度(OR=0.111,95%CI:0.034~0.362)是干扰素联合NAs治疗应答的影响因素(均P<0.05);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中PD-1 rs10204525 C/T杂合突变型在应答人群占比更高(66.67% VS 16.67%,P<0.05),而IL-28B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NAs经治的HBeAg阴性CHB患者联合Peg-IFNa-2b治疗可达到更高的HBsAg清除率和血清学转换率,治疗第24周HBsAg下降幅度可较好地预测治疗第48周的应答。低HBsAg基线水平患者及携带PD-1 rs10204525C/T杂合突变基因的患者接受Peg-IFNa-2b的疗效更佳。

    •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2024, 23(6):674-67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4717

      摘要 (88) HTML (782) PDF 892.87 K (6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糖尿病(DM)合并肝脓肿(PLA)与非糖尿病(NDM)合并PLA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2002年7月—2022年2月收治的PLA患者,按照是否合并DM分为DM+PLA组和NDM+PLA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和体征、并发症、生化和病原学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PLA患者695例,其中DM+PLA组191例(27.5%),NDM+PLA组504例(72.5%)。DM+PLA组患者中男性、合并高血压的占比高于NDM+PLA组,而胆道疾病及恶性肿瘤占比低于NDM+PLA组(均P < 0.05)。DM+PLA组患者出现发热,乏力,并发贫血、低蛋白血症的占比高于NDM+PLA组(均P < 0.05)。与NDM+PLA组相比,DM+PLA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而总蛋白、清蛋白含量及清蛋白/球蛋白比值均降低(均P < 0.05)。DM+PLA组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检出、肝右叶脓肿发生的占比较NDM+PLA组更高(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恶性肿瘤是影响PLA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侵入性治疗是影响PLA患者临床疗效的保护因素,而血糖是影响NDM+PLA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 结论 DM+PLA较NDM+PLA患者感染症状重,且伴有更高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和肝右叶脓肿的比例。应加强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关注,控制好血糖水平,必要时应及时辅以侵入性治疗手段。

    • 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龄老年患者62例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

      2024, 23(6):680-68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5398

      摘要 (60) HTML (852) PDF 955.51 K (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高龄老年患者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调查2022年12月9日—2023年2月9日某院收治的≥80岁中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后是否静脉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分为未使用激素组和使用激素组,描述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30 d内患者病情变化,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 结果 共收集患者62例,其中未使用激素组21例,激素组41例。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外,其他治疗手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治疗10 d后激素组咳嗽(34.1% VS 66.7%)、咯痰(19.5% VS 61.9%)、心悸(4.9% VS 23.8%)、气促(7.3% VS 28.6%)临床表现较未使用激素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0 d后,与未使用激素组患者比较,激素组患者的氧合指数、淋巴细胞计数上升,C反应蛋白、D-二聚体数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激素组患者病情加重发生率较未使用激素组低(14.6% VS 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895,P=0.005)。 结论 中型COVID-19高龄老年患者小剂量、短疗程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 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血流感染的诊疗及防控2例报告

      2024, 23(6):687-69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4506

      摘要 (75) HTML (819) PDF 1004.30 K (6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2例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标本分离的弧菌属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NOVC)的微生物学特性,为霍乱弧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API细菌生化反应鉴定卡、VITEK 2 Compact鉴定仪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2株弧菌分离株,并进行血清学分型、毒力基因分子检测和耐药表型检测。 结果 2株菌株均鉴定为霍乱弧菌,血清学试验确定为NOVC,毒力基因ctxAB检测阴性;药敏试验显示1株菌对氨苄西林、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和氯霉素敏感,对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唑耐药,另一菌株对所有检测抗菌药物均敏感。 结论 NOVC所致的血流感染在中国少有报道,完善血培养标本分离霍乱弧菌的准确鉴定、分型和耐药表型检测,对诊断、治疗和防控霍乱弧菌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 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早期胆道感染的动态预测工具开发及验证

      2024, 23(6):692-69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5176

      摘要 (80) HTML (865) PDF 1.37 M (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开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发生早期胆道感染(PEEBI)的预测工具,以期辅助临床进行ERCP术前决策和术后早期个性化干预。 方法 采用观察性双向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接受ERCP的胆总管结石住院患者,分别采用有向无环图(DAGs)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法(LASSO) 进行基于logistic回归的PEEBI预测,比较预测模型,并进行内外部验证。 结果 2020年1月1日—2023年9月30日,共纳入接受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2 121例,其中77例(3.6%)发生了PEEBI,且主要集中在术后前2天(66.2%)。影响PEEBI的主要因素为非医源的患者相关因素,即糖尿病(OR=2.43, 95%CI: 1.14~4.85)、胆管恶性肿瘤(OR=3.95, 95%CI: 1.74~8.31)和十二指肠乳头憩室(OR=4.39, 95%CI: 1.86~9.52)。DAGs模型较LASSO模型的综合判别能力高3.0% (P=0.007),且DAGs模型外部验证中的区分性能(D=0.133,P=0.894)和校准性能(χ2=5.499,P=0.703)均表现良好。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DAGs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临床可在该工具的协助下采取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早期预防措施,以减少PEEBI的发生。

    • 儿童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血清学分型

      2024, 23(6):700-705.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5007

      摘要 (75) HTML (813) PDF 890.47 K (6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Hin)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血清分型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21年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34例侵袭性Hin感染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分为脑膜炎感染组和非脑膜炎感染组。分析患儿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实验室血清学指标、Hin血清分型特点及两组间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 结果 34例患儿中男22例,女12例,男女比例为1.83 ∶1,≤36个月患儿占82.35%。脑膜炎感染组患儿降钙素原(PCT)为[23.71(4.10, 77.80)] ng/mL、C反应蛋白(CRP)为[200.00(164.55, 200.00)] mg/L,均高于非脑膜炎组[分别为1.08(0.49,6.00) ng/mL、69.46(48.09, 125.63) 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血小板计数(PLT)非脑膜炎组[(312.56±186.81)×109/L]高于脑膜炎组[(183.28±165.6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离的Hin菌株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27株,e型2株,f型2株,3株不可分型,未发现a、c、d血清型菌株。脑膜炎感染组与非脑膜炎感染组患儿可分型Hin菌株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05)。可分型Hin菌株在男、女患儿中的构成比(67.74% VS 32.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P>0.05)。 结论 侵袭性Hin感染病例以3岁以内儿童居多,分离株以b型占优势,感染患儿CRP、PCT明显升高,PLT明显低于非感染患儿,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可结合临床及其他检验项目为侵袭性感染疾病的早期分类诊断及抗感染治疗提供有效支持。

    • 妊娠期李斯特菌病18例临床分析

      2024, 23(6):706-71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4917

      摘要 (60) HTML (811) PDF 986.20 K (7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23年山西某两所医院收治的18例妊娠期李斯特菌病孕妇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结果 18例妊娠期李斯特菌病孕妇发病时间为孕早期1例,孕中期3例,孕晚期14例(其中2例为双胎,均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7例,94.44%),同时伴阴道流血(5例,27.78%)、腹痛(4例,22.22%)、头痛(2例,11.11%)等;孕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降钙素原均升高;1例孕早期胎儿自然流产,3例孕中期胎儿全部死亡,16例孕晚期胎儿存活10例;所有孕妇均康复出院。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分离率较高的标本为孕妇宫腔分泌物(11例,61.11%)、全血(10例,55.55%),18例孕妇生产的17例新生儿中,4例(23.53%)咽部气管分泌物标本和3例(17.65%)全血标本分离出LM。13例胎盘经病理检查发现绒毛膜羊膜炎者10例。15株LM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敏感率均为93.33%。 结论 妊娠期李斯特菌病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易漏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妊娠晚期胎儿存活率高,妊娠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应覆盖LM感染。

    • 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2024, 23(6):712-718.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5087

      摘要 (110) HTML (819) PDF 896.64 K (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过程指标及结果指标构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评价体系, 研究其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22年7月—2023年6月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比较实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评价体系干预前(2022年7—12月, 对照组)与干预后(2023年1—6月, 干预组)过程指标及结果指标的差异。 结果 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干预组为41 577例, 对照组为27 052例, 干预组病原学送检率及病原学送检正确率均较对照组提升(分别为74.2% VS 62.8%、90.3% VS 82.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病原学送检率目标达成率为237.5%, 进步率为18.2%。病原学送检正确率目标达成率为104.0%, 进步率为9.5%。过程指标中, 干预组病原学标本送检诊断符合率、病原学标本采集正确率、病原学标本转运及时率、病原学标本接收率均较对照组提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果指标中, 干预组指向性指标送检率、血培养标本送检率、限制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无菌体液标本送检率均较对照组提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 血培养标本阳性率由干预前的18.5%提高至干预后的2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构建指标评价体系, 可以提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及送检正确率, 改善指标的管理质量与内涵。

    •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2024, 23(6):719-72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5038

      摘要 (93) HTML (724) PDF 880.21 K (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某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资料, 2021年1—12月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对照组), 2022年1—12月采取MDT管理模式(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相关指标。 结果 采取MDT管理模式后, 干预组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73.62%)高于对照组(70.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对照组为87.98%, 干预组为88.89%,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重点药物联合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93.94%)高于对照组(9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 分别由原来的38.03%、21.03%下降至32.78%、10.3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量和使用强度均下降。干预后多重耐药菌(MDRO)集束化防控措施落实率均较对照组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DRO检出率由34.70%下降至32.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 MDRO例次感染率无明显变化。 结论 MDT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 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防止细菌耐药。

    • 延迟清洗时间对胃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

      2024, 23(6):725-730.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5214

      摘要 (73) HTML (852) PDF 1.04 M (7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溶液预处理后延迟清洗时间对胃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 方法 根据析因设计表, 将预处理清洗液(A因素): 多酶清洗液(A1)、清水(A2); 延迟清洗时间(B因素): 预处理后0 min(B1)、预处理后30 min(B2)、预处理后1 h(B3)、预处理后3 h(B4)两因素全面交叉为8组(A1B1、A1B2、A1B3、A1B4、A2B1、A2B2、A2B3、A2B4)。按照使用胃镜先后顺序,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5—9月某三甲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使用后的96条胃镜分配至各组, 每组12条胃镜, 于预处理后、清洗前、清洗后和消毒后四个时间点取样, 除A1B1、A2B1组缺少放置时间后清洗前采样外(两组胃镜各采样3次), 其余每组所有胃镜均采样4次, 共计360份标本。在预处理后各延迟清洗时间段采用管腔检测仪观察活检腔道内部情况, 并对胃镜后续再处理流程进行采样, 比较预处理后、清洗前后、消毒后胃镜微生物情况。 结果 多酶清洗液和清水预处理后, 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清洗时间内活检腔道一直处于潮湿状态。A、B两因素在延迟清洗前后、消毒后的微生物学检测结果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A、B两因素间也不存在交互效应。两种清洗液预处理后胃镜菌落数分布及消毒合格率比较, 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预处理后延迟30 min、1 h、3 h清洗对胃镜清洗消毒质量均没有影响, 在临床工作不可周转的情况下, 应立即清洗, 但当清洗消毒工作量大, 无法及时清洗时, 可有一定的清洗缓冲时间, 以不超过3 h为宜。

    • 腰椎感染少见嗜沫凝聚杆菌——案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2024, 23(6):731-734.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4712

      摘要 (53) HTML (715) PDF 994.61 K (6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嗜沫凝聚杆菌是口咽部的正常菌群, 其在临床中引起腰椎感染较为少见, 嗜沫凝聚杆菌作为苛养菌, 营养要求高, 细菌培养及鉴定较困难, 易漏检。某院收治1例腰椎感染患者血培养检出此菌, 据检测结果调整抗菌药物治疗后, 患者抗感染治疗有效。该文以腰椎感染少见嗜沫凝聚杆菌病例进行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24, 23(6):735-74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4936

      摘要 (75) HTML (438) PDF 902.65 K (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行为现状, 并分析未能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影响因素, 为改进口罩佩戴相关培训提供依据。 方法 2022年6月—2023年3月,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 采用气溶胶凝结核计数法对市面上常见的5款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实时定量适合性测试, 通过测试仪器适合因数的变化、是否需要专业人员辅助调整综合判断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情况, 应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 借助三维(3D)激光扫描技术扫描参与者头面部, 将扫描图像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测量头面部尺寸。 结果 共调查222名医务人员, 完成991次实时测试, 208次3D扫描。其中221次(22.30%)测试参与者未能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5款医用防护口罩的不规范佩戴比率分别为30.56%、25.62%、25.87%、23.15%、7.35%。佩戴口罩不规范率: 不同医用防护口罩形状, 参与者职业、上一次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技能培训时间及是否有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相关工作经验各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用防护口罩品牌、尺寸, 以及参与者性别、科室等各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折叠状医用防护口罩佩戴规范与不规范者身体质量指数(BMI)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不规范受诸多因素影响, 在正式的定量适合性测试之前推荐进行实时测试, 能节省时间, 提高测试效率。未来进行医用防护口罩佩戴培训时, 对不同形状的口罩应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重点关注后勤人员、实习生、BMI高者, 以及从未接受医用防护口罩佩戴培训者及未参加过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相关工作者。

    • 以消毒为导向的集束化管理模式在ICU环境清洁消毒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4, 23(6):742-749.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6161

      摘要 (80) HTML (235) PDF 906.56 K (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以消毒为导向的集束化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清洁消毒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运用集束化管理模式对ICU环境清洁消毒工作进行干预, 将2022年1—12月设为干预前, 2023年1—12月设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ICU保洁人员消毒知识知晓率、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患者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情况及医院感染情况。 结果 ICU保洁人员消毒知识知晓率、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分别由干预前的68.58%、78.45%提升至干预后的88.45%、96.4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合格率分别由干预前的70.63%、87.90%提升至干预后的88.36%、94.1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干预前分别为0.49%、1.46%, 干预后分别为0、0.27%, 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4.97%)、CRAB医院感染发病率(0.77%)较干预前(分别为7.46%、1.62%)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运用集束化管理模式对ICU环境清洁消毒工作进行干预, 可有效提升ICU环境清洁消毒效果, 增强保洁人员消毒防控意识, 降低MRSA、CRAB检出率, 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保障医疗安全。

    • 内镜终末漂洗水的晨间排放时间及其管路消毒频率研究

      2024, 23(6):750-75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6095

      摘要 (71) HTML (277) PDF 1.07 M (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 探究内镜中心终末漂洗水的最佳晨间排放时间及其管路消毒频率。 方法 监测江苏省某院内镜中心内镜终末漂洗水不同晨间排放时间及其管路细菌菌落数。对内镜室2个终末漂洗水采样端口排放0、1、3、5、7 min后分别取水样(各100 mL, 连续监测35 d, 每时间组各70份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 探究最佳排放时间。根据确定的最佳晨间排放时间, 探究纯化水管路消毒的最佳频率。管路消毒后每日从2个采样口采样2份, 连续监测5周, 共70份标本。 结果 终末漂洗水不同晨间排放时间点采样监测, 0、1、3、5、7 min组的菌落中位数分别为745.00(373.00, 1 452.50)、150.00(96.75, 235.75)、44.00(38.00, 48.00)、12.00(5.00, 18.00)、6.00(4.00, 9.00) CFU/100 mL。除5 min组与7 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 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1、3、5 min组的中位数>10 CFU/100 mL, 而7 min组的中位数<10 CFU/100 mL, 达到合格范围, 确定排放时间为7 min。管路消毒后不同时间点(消毒后1、2、3、4、5周)采样, 终末漂洗水细菌菌落数平均值分别为(4.21±0.86)、(4.43±0.71)、(6.00±0.56)、(6.43±0.45)、(13.57±1.03) CFU/100 mL, 细菌菌落数合格率分别为100%、100%、100%、100%、28.57%。纯化水管路消毒后不同时间点采样, 终末漂洗水细菌菌落数比较,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 纯化水管路消毒后1、2、3、4周与5周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其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纯化水管路最佳消毒频率为每4周一次。 结论 残留在末端管路内的终末漂洗水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建议晨间排放7 min后再开始用水工作, 每隔4周对纯化水管路进行消毒。

    • 病例报告
    • 亚洲诺卡菌合并耶氏肺孢子菌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2024, 23(6):757-76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4888

      摘要 (84) HTML (228) PDF 1.11 M (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肺诺卡菌病与肺孢子菌肺炎均是临床少见的机会感染性疾病, 均好发于免疫力受损的患者。然而, 两者合并感染鲜有报道, 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复杂, 诊治困难。本文报告1例亚洲诺卡菌合并肺孢子菌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综述
    • 咽峡炎链球菌群作为机会致病菌的研究进展

      2024, 23(6):762-767.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5024

      摘要 (102) HTML (547) PDF 895.68 K (2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咽峡炎链球菌群过去被认为是口腔正常菌群。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 日益增多的病例报道证实咽峡炎链球菌群可作为机会致病菌引发一系列致死性感染疾病。因此, 本文对咽峡炎链球菌群作为机会致病菌引发的疾病及其相关致病机制做一综述。

    • 国外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研究现状: 1985—2023年

      2024, 23(6):768-775.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5423

      摘要 (64) HTML (251) PDF 917.40 K (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非结核分枝杆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 可因医疗用水、器械污染等引起血流、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并导致感染暴发。本文通过在PubMed检索非结核分枝杆菌暴发事件相关的文献, 总结分析1985—2023年国外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暴发情况, 以期为今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和监管提供参考。

    • 成人脓毒症肠道菌群失调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2024, 23(6):776-781.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4829

      摘要 (101) HTML (300) PDF 884.58 K (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脓毒症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很高, 其治疗目前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肠道菌群对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均有影响。一方面脓毒症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诱发或加重终末器官功能障碍; 另一方面肠道菌群的激活和有益微生物及其产物的减少可增加宿主对脓毒症的易感性。本文参考最新的文献和研究进展, 旨在探讨成人脓毒症与肠道菌群的相互关系及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干预措施, 以期为脓毒症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

    • 编译
    • 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细菌类重点病原体目录》

      2024, 23(6):782-783.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5435

      摘要 (242) HTML (1294) PDF 1.05 M (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标准&#183;规范&#183;指南
    • 国家卫健委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

      2024, 23(6):784-786. DOI: 10.12138/j.issn.1671-9638.20245434

      摘要 (288) HTML (648) PDF 827.49 K (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